站内搜索:
“书法能让孩子沉下心来思考问题”(2)
日期:[2018-12-24]  版次:[A05]   版名:[城事]   字体:【
■新快报社领导、东莞市企石镇领导、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代表等参加启动仪式。

■东莞市企石镇党委委员潘月光在现场观看选手写字。

■小选手在参赛时十分专注。

【名家观点】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 颜奕端

广东青少年书画大赛非常有意义,通过青少年来参加比赛,能带动家长等更多的人认识书法,从而普及书法教育。同样的,本次比赛在传承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同时,学习书法本身对青少年的成长益处很多,一是在美学教育上有积极的影响,学习书法可以触类旁通,从而大大提升青少年的审美。二是书法让孩子能够沉下心来思考问题,让学习效率更高,我发现大部分写书法的孩子,成绩都比较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往届的评审工作中,我发现好多小孩子写大人字,这不值得提倡,它遏制了小孩天性。在传承教育方面,我觉得应该从启发性教育出发,充分发挥小孩个人的想象力,小孩子喜欢哪一种类型的书法就去学哪一类型,要避免生搬硬套地去学。我们的教师队伍要因材施教,对不同年龄段的小孩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的。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陈春盛

在观察了赛场上几乎所有小孩子写字之后,我发现东莞赛区的选手大部分都经过了训练,并且具备了一定的水平。对于青少年阶段的书法爱好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传承,小学生要练好基本功,临帖要花功夫,之后再谈创新。

在评价青少年的书法水平上,主要是看他有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归纳。具体评分过程中,我们会从三个方面考量:第一个是结构,选手要思考如何把字写得更好看。第二个是用笔,篆隶行楷草,各有其笔法;行文节奏、稀疏都要考虑。第三是正文布局、落款内容、盖章都有其讲究之处。小学生只有把基本的书法文化知识掌握了,才能真正传承中华书法文化。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李菲鸿

我觉得本次东莞分赛区氛围还是很浓厚的,参赛选手热情相当高。但我们也发现不少选手在临习古代经典字帖、执笔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希望选手们今天不管能不能拿奖,今后学习书法的热情都能不减;也希望专业机构老师在培养孩子学习书法上,要注重在指导孩子打好基础上下更多功夫,教他们如何正确使用毛笔,不要刚起步就把孩子引偏了,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陈凯

与广州总赛区相比,东莞分赛区的书法水平相对弱一些,这跟两个地区青少年参加课外培训班的程度有关。从专业角度来讲,青少年的笔法还未成气候,这个阶段主要是培养兴趣。

学习书法,要从临帖开始,尤其是注意临摹一些经典的书帖。青少年年龄小,不理解自己所写的文字内涵没关系,可以慢慢练习。

此外,青少年参加正规的书法比赛很有必要。临场比赛,一部分是自己平日的基本功,另一部分是临场发挥。赛场上,看到别人写的字,才知道自己的水平。在此期间进行交流,学习别人如何使用笔墨,学习其经验、技法,有利于书法水平的提高。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 靳继君

新快报的书画大赛已经是第四届,这是首次在离开中心城市举行的第一个分会场,书法艺术,它和其他艺术有点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的普及性,全民的,接受心理和接受行为都高于其他艺术,这是因为汉字是载体,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传承发展的一个最强大的力量,是教育。自从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后,书法课程正式纳入学校教学体系之中,这是一件幸事。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 罗益群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我们的历史正是古人用毛笔字书写记录下来的。书画同源,书法更难。很多作国画的告诉我,离开书法,国画难行。书法难,难在笔法,如果不从基础打起,就学不到精髓,最终无路可走。

学习书法要从临帖开始,建议孩子到书店里头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本字帖,一笔一划临摹。拿住一个字,吸取其中的养分,不断练习,然后记住它,不断领悟其笔法中的讲究,知道如何提笔落笔,这算是完成了第一步。

选到自己心仪的字帖之后,几年内不要换帖,把字练成熟之后才可以考虑换另一个人的字帖。打好基础后,练习者可以把自己的个性融入书法中。如果有志于此,就可以慢慢投稿参加比赛了。

学习书法不是一日之功。我今年60岁,练习书法已经40年。每天都会保证有一段时间是用在书法上的,练字、看字帖,抑或是读相关理论书籍都是一种充电。

◎新文艺群体书法家 黄显霖

书法不仅可以培养人的专注力,而且对青少年的学习有帮助。从浅的方面说,小孩子练习好书法,考试中卷面分会占优势。

另外,比赛对于学习书法也很有必要。我四五年级的时候曾经参加一次书法比赛,训练一两个月之后得了优秀奖,这对我的鼓励是非常大的,从此之后我更加努力练习书法。

书法练习,首先是规范性的问题。一至三年级,小孩子刚识字,控笔能力不强,建议先练硬笔,进行规范性的训练,书写要注重工整。四年级之后,学生有了一定基础,可以用毛笔字练习,这个阶段就要注重艺术性了。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王 彤

■摄影: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夏世炎

通讯员 付巍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