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每年全国心脏骤停猝死50余万人 急救设备宜配置心脏除颤器
日期:[2019-01-28]  版次:[A06]   版名:[2019广东两会]   字体:【
省政协委员、澳中致远投资有限公司监事长杨道匡

省政协委员、广东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周西篱

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丁邦晗

省政协委员、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赵淦森

省政协委员、得洁日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小夏

省政协委员、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伍志趼

广东省政协第二场“委员通道”举行,委员建议:

1月27日上午8时10分,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活动正式开启,6位广东省政协委员分别就海洋经济、大湾区文化建设、医疗急救、“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民营经济、再生水等话题进行发言。

省政协委员、澳中致远投资有限公司监事长杨道匡

发展与海洋经济相关的“蓝色产业带”

在第二场“委员通道”环节中,杨道匡作为首个发言的委员,就《粤港澳协同建设高度开放的新型城镇群和蓝色经济产业区》主题进行阐述。

“说起粤港澳大湾区,大多数人关注的是陆地空间,其实我们还有浩瀚的海洋资源。”杨道匡介绍,在珠江出海口,广东珠海市管辖的海域面积接近6000平方公里,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其中,与香港、澳门邻近,由珠海万山管理区管辖的海域有3200平方公里,水深条件非常好,历来是国际大型货轮的停泊区,而且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多个风景优美的港湾,具备了建设大型港口、发展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的良好环境。

杨道匡建议,在珠江口沿岸的珠海横琴自贸片区、中山粤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和万山群岛等合适的区域,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区,打造高水平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实行高度开放的自由港政策,发展与海洋经济相关的“蓝色产业带”。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为支撑点,由三方联合发起成立海上丝路沿线港口城市联盟,推动沿线港口城市的交流和合作。

省政协委员、广东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周西篱

创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发展基金

“广东是网络文学的大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在推进湾区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构建文化平台,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来自文化艺术界的周西篱十分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建设。

周西篱说,粤港澳大湾区都市群无论在历史、语言、人口等方面都具有同一性,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一直是大湾区文化的主导和纽带。大湾区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深化粤港澳合作,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周西篱建议,以广州为大湾区文化中心,创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发展基金,保障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发展战略完美实施。同时,设立并定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发展论坛,以文化搭台,推动粤港澳合作走向深化,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文化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

加大对创意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将“科技+互联网+文化”的文化创意产业,与“一带一路”倡议结合,推动文化服务和文化贸易繁荣。

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丁邦晗

在全省主要公共场所配置AED

有多年从医经验的丁邦晗将关注重点放在急救话题上,他介绍,“每年中国因心脏骤停导致50余万人猝死,救治成功率只有不到3%。”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和第一时间电除颤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发言时,他现场演示了自己带来的“道具”——自带语音提示的AED设备(体外自动除颤器)。丁邦晗曾提案建议在广东省中小学开设急救培训课,以提升院前急救的公众参与率,但效果还不够好。

丁邦晗说,AED是心脏骤停急救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可以由非专业人员使用,操作简单,安全性好。“大家都能学得会,需要一定科普,让更多人在急救时能想到AED。”

但目前广东公共场所的AED配置率极低,也较大影响了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他建议,在全省主要公共场所配置AED,其中在养老院、机场、地铁、高铁、酒店、火车站、大型购物场所、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固定配置AED,在大型会议、马拉松等体育运动场所机动配置AED。

此外,要加强对AED使用的培训,建议由提供设备的厂家开展义务培训,由从事急救的急诊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也可录制标准的使用视频供公众自行学习。

省政协委员、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赵淦森

推行“时间银行”进行互助养老

“有一首非常感动人的歌叫《时间都去哪了》,大家肯定听过,说到老,就离不开养老。”赵淦森的发言主题为《关于发展“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助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的建议》。

赵淦森介绍,近年来,瑞士将“时间银行”与养老服务挂钩,只要抽出时间去照顾老人,看护时长可以存入“银行”,等自己年老需要照顾时再“取出”,享受同等时长的免费养老服务。

“广东老年人口数量庞大,6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1367万,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也逐渐增加,现行养老体系建设不均衡、数量不充分,质量不够高,社会参与度低。”赵淦森指出广东养老目前存在的问题。

他建议,在政府行政和立法层面给予“时间银行”法定地位和明确的责任权利,鼓励和推动助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发展,明确时间银行中服务时间的储蓄、提取、赠送等具体操作流程和规范等,还要推动“时间银行”在全省“通存通兑”,“就像我们的钱,在一个地方存进去,可以到另外一个地方提取。”

同时,设立“广东省时间银行”专项基金,多渠道筹集“时间银行”的建设资金。可以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既可筹集到稳定资金,又可使企业宣传形象,实现“双赢”。

省政协委员、得洁日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小夏

加大对就业主体民营经济的支持

来自科技界别的谢小夏委员,关注民营经济发展以及促进广东省就业问题。她认为,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是应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她说,岁末年初之际,广东陆续出台了多项稳就业措施,以应对就业压力上升的局面。 据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四上”企业就业人员比重为71.1%, 同比提高了2.1%。

“民营经济是吸纳就业的主要增长点。”谢小夏建议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把具有就业贡献的民营企业认定为“高就业民营企业”,并制定“高就业民营企业”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商事制度改革中对民营企业的准入门槛进一步放宽,提升民营企业的政策获得感,从而促进民营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广东“稳就业”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省政协委员、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伍志趼

应鼓励和引导推广使用再生水

《关于城乡再生水利用高质量发展》是伍志趼委员关注的话题,“什么是再生水,可能大家会比较陌生。”他说,近年来,广东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速度走在全国前列,但由于地处珠江流域,水资源相对丰富,再生水设施建设远远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需要。2017 年,广东城镇污水处理率已经超过90%,而再生水率仅10%左右,在国内外仅属于起步阶段。

此外,广东污水资源化利用发展缓慢,其中管网不配套,建设规划相对滞后,运营机制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未能形成有效的污水再生利用激励机制。

伍志趼建议,统一规划,将再生水管网建设和改造纳入城市基础设施范围,与再生水厂建设同步进行;同时优先考虑将再生水排入城市地表水环境(如河湖塘池、人工湿地等景观水体),通过工程措施将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转变为“生态再生水”,使河湖水系承担了再生水输配、储存的功能,弥补再生水管网建设不足的短板,同时大力推进农村污水再生利用的进程。

在水价体系和用水结构上,建议健全市场准入与退出、产品服务质量、价格与收费等管理机制,同时采取运营资金补偿、强制使用等适当的激励或约束政策,鼓励和引导各类用户推广使用再生水。

■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 何生廷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何生廷 吴晓娴 黎秋玲 ■本版摄影: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