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汉魏风骨,晋唐法度 书法理论在魏晋南北朝得到长足发展
日期:[2019-02-03]  版次:[A12]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郭虚已墓志铭(颜真卿)

■“长乐未央”瓦当 汉




汉魏六朝,文字经过剧烈的隶变解体之后,书体发展至于自觉,文字基本定型。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书法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篆、隶、楷、行、草五体皆备,各种书体交相发展,展现极高的艺术水准,涌现出了众多著名书法家,更重要的是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光辉灿烂的时代。

唐代社会经济、文化与教育高度发展,达到中国古代社会鼎盛时期,楷书至此达到最高水平。汉唐跨越千年,于文字史而言是字体趋于工整,古朴大气,于书法史则是走笔灵动,气势磅礴,可谓盛世之景。

■收藏周刊记者 陈福香

隶书到汉代成为主流字体

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到汉代成为主流字体。隶书由篆书演化而来,将小篆圆转的线条改为方折,从而使汉字由古文字阶段进入今文字阶段。

自此,汉字的象形性彻底消失了,而汉字的笔画则逐渐定型。隶楷书是汉魏之际的过渡字体,此时很多汉字的字形使用楷化后的构件,但是整字仍保留着隶书的笔势,还有一些汉字仍然保留着隶书的构件,但整字已经具有了楷书的某些特征。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的文人圈子崇尚玄学也崇尚“清谈”,士族名流相遇,不谈国事,不言民生。因此,不谈俗事,专谈老庄、周易,被称为“清谈”。后世之所以把东晋时期文人间的这种风气称为风骨,是因为东晋文人的这种风气确实已经深入骨髓,他们为了保持自身的个性追求,可以做到宁死不屈。

“风骨的概念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不管是文字还是书法,或者从书法家人的本身来说,都能体现风骨二字。”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策展人吴丹微认为。

文人有风骨,字体规整有法度。这个时期文字的“行和义”已经定型,降低了对文字的功能性需求,转而追求艺术性。“我个人就特别喜欢苏东坡的字、词、诗,但有人却认为他的字俗不可耐,正是因为书法没有统一的审美标准,这块内容我们基本以展示为主,极少文字解说。”《中国文字展》策展人吴丹微表示。

在“汉魏风骨,晋唐法度”的板块中,多数是拓片和书法作品。“字非常规整有法度,反映了当时的文人在乱世中追求平和。”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宣教部史林花解释。

在东汉以后,作为一种更加经济、便携、易于推广的书写材料,纸开始被广泛使用,延续千年。以王羲之行书为代表的晋帖,灵活多变,风格流丽。《快雪时晴帖》笔法圆劲古雅,被誉为“二十八骊珠”,被古人称为“天下法书第一”。

唐代佛教盛行,佛经大量结集、翻译,佛教经典抄本中亦多可见时人精湛的书法艺术。雕版印刷术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宗教同样是其进入实用阶段的重要因素。

魏晋南北朝书法理论趋于成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古代书法理论的成熟时期。比汉朝更多、更广泛。这时的书论以字体的发展、风格演变与鉴赏以及书写技法等方面为主,展开论述。

魏晋时期是书体演变的终结期,草行楷这几种新体在经过东汉以来的酝酿之后,到魏晋已趋向成熟,并褪去隶书时代的影响,到王羲之、王献之的出现,使行、草、楷体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魏晋书法走向了完全的自觉阶段,书法在社会的各个阶层成了普遍的欣赏对象,文人开始有意识地追求书法美,把其作为自觉的艺术实践活动。

随着新体的定型成熟,文人流派书法不断更新,这种沿革分别以钟繇、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三个流派阶段深刻影响了后世书法的发展,这种师承祖述笔法而相沿成线,成为后世历代书法艺术递进的基本轨迹。

魏晋的玄学清谈对书法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魏晋时期的道教也对书法有很大的影响。在魏晋时期,文人流派书法的大变革中,书法理论得到了发展,它是书法进入自觉阶段的产物,奠定了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的基础。

这一时期书法理论著述相继问世,内容广泛且具有开创意义,代表作有:索靖的《草书势》、卫恒的《四体书势》、卫铄(卫夫人)的《笔阵图》、王羲之的《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书论》《笔势说十二章》等。探其肇端,卫夫人和王羲之的书论来源于东汉蔡邕,蔡邕对书法艺术的本质认识包括三个层面,即“神”“势”“形”,三者通过创作主体的努力,是能够协调起来并在书法作品中得到充分表现的。在此基础上,卫夫人的《笔阵图》鲜明地提出了“意前笔后”的创作思想,成为书法美学中的经典之语,为书法本体美学地位的确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延伸阅读

古代人如何表达新年快乐?

在新年伊始我们都会相互祝福“新年快乐”。其实这种对快乐的祈愿,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从春秋到汉代,对快乐的渴望和追求可以通过一句“长乐未央”来表达。“长乐”意为“永远快乐”,汉代《易林·小畜之央》中提到,“如鱼逢水,长乐受喜。”用鱼之得水则生,将“长久快乐”的寓意和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未央”一词,意为“没有穷尽”,最早出自《诗经·小雅·庭燎》。这首诗体现了周王早晨视朝前与报时官的对话,用于描写宫廷早朝景象,赞美君王勤于朝政。

汉代是一个崇尚自然快乐的时代,这在当时的器物用具以及宫殿名称等都有所反映。位于岭南的南越国的宫室名称很可能效仿汉朝制度。南越王墓出土了三件印有“长乐宫器”戳印文字的陶瓮及陶鼎,应是“长乐宫”用器的标志。这些带有汉朝宫署标志的陶器,并不是从长安千里迢迢运来,而是南越国主管陶业的官署所制作,归上述宫署所使用。由此可见,在南越王宫中,也有一个长乐宫。

无独有偶,在南越国宫署遗址中发现一块戳印“未央”二字铭文的陶片,据此推测南越国也有“未央”宫。

看来人们对于快乐的祈愿源远流长,跨越千年。

赏析

曹全碑拓片

原碑 汉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此碑是目前我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曹全碑》是王敞等人为郃阳县令曹全歌功颂德的石碑,碑文中记述了曹全的祖上以及曹全本人的功德,共计800多字。曹全碑碑文清秀,显示出轻盈活泼、柔和婉转的风格特点,是汉隶圆笔的代表作。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复制件

原件 晋

《快雪时晴帖》是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其笔法圆劲古雅,被誉为“二十八骊珠”,被古人称为“天下法书第一”,是王羲之精湛书法技艺的典型代表。行书主要是楷书的便化,是伴随楷书的流行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它介乎楷书和草书之间,是楷书的直接快写体。行书易于辨认,书写便捷,又独具形态,灵活多变,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字。

妙法莲华经卷三化城喻品第七

中国文字的音韵发展与佛教因缘颇深,大致在东汉末年,可能受到梵语的启示,开始出现了“反切法”,即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自有反切之后,才开始有韵书。唐时佛教盛行,佛教经典抄本中亦多可见时人精湛的书法艺术。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