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徽派园林岭南风建筑 这是景点还是公厕?
日期:[2019-02-25]  版次:[A09]   版名:[广州区势·最关注]   字体:【
■在花都区花果山公园,一座公厕需要刷脸领厕纸。

■关注广州“厕所革命”

广州街头公厕大变样,不仅卫生整洁漂亮还有“科技范”

您喜欢徽派园林还是岭南风建筑?这不是房屋装修的咨询,而是对公厕的印象。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在广州各区的街头,公厕早已不再“脏乱差”,变成一个个融入街头的景点。部分城区在改造公厕时还选择了不同的装修风格,力图让这些公厕助力环境提升,甚至有部分公厕还在科技上“搞搞新意思”。

●广州火车站 公厕不再带着“历史沧桑感”

“干净洁白的瓷砖、通风敞亮的装修、没有异味的环境,还有绿色小清新植物的点缀。”新快报记者近日走访广州火车站东广场,看到这里的公厕经过改造升级后以全新面貌出现。“我还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经常坐火车来往于不同城市的黄女士告诉记者,很多旅客看到翻修一新、旧貌换新颜的如厕环境后也是满脸惊喜。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广州火车站东、西广场公厕分别建于2001年和1991年,未改造前的公厕充满了“历史沧桑感”。

如今的火车站东广场公厕,有明亮的灯光、洁白的墙面、高档的瓷砖、青翠的绿植,就连洗手台的镜子也经过精心设计,纸巾、洗手液、烘手机一应俱全,可以用“焕然一新”来形容。新快报记者留意到,水龙头、冲水器、给皂器全部采用了感应设备。工作人员介绍说,采用非接触式自动感应出水方式,更加便利、干净卫生。

为了更好地听取民意,越秀区城管局通过公众号发起“厕所革命,你点菜,我买单”投票活动,让市民群众自主选择公厕人性化设备。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在公厕里出现的置物架、挂钩、扶手等人性化小物件,都是市民高票数投票实现的。

●荔枝湾景区 公厕与西关大屋风格统一

新快报记者还走访了位于荔湾区荔枝湾景区蒋光鼐广场的公厕,看到这里白墙青瓦、雕花饰窗,与周边的西关大屋风格统一,如果不是两个蓝色卡通人物标识,还以为是一处景点。

“比家里的厕所还干净,不仅没有一点臭味,而且还有香味,让人感觉非常舒服。我站在这,让我爱人帮忙拍照,发到朋友圈,看看大家猜不猜得出这是厕所。”游客林阿姨笑着说。

从惠州来游玩的梁姨则说:“地上如有水渍,马上就有环卫工人来拖干,所以地面很干爽。有环卫工人在这里守着,随时跟进,环境设施很好。”

●白云区红泥场 公厕妆容镜倾斜5度安装

在白云区,从广园中路转入松柏大街,直走不到100米,就可以看到一座徽派建筑风格的小庭院。灰色的外墙与周边建筑基本保持一体融合,门口两边是叠瓦造型的漏窗窗花,窗前新种了绿竹,小型圆拱的院墙,外立面装修的是错落有致的檐坡瓦顶。

白云区三元里街市政所有关负责人告诉新快报记者,该公厕于去年11月至12月进行了升级改造,在功能上进行了便民性重新划分和完善,使其更实用、美观、舒适和人性化。

除了外观别致、功能完善,该公厕的设施改善和细节人性化也值得称赞。新快报记者注意到,该公厕有仿古吊扇和排气扇设施,促进室内空气流动,天花上有红色的几何装饰吊片,恰好吻合“红泥场”这一当地地名。另外,厕所里的洁具、便器等采用高品质的大品牌,还配备有优质品牌的除臭器。洗手台分成人和儿童洗手台,男厕还增设了一个儿童小便器。在细节方面,该公厕的妆容镜倾斜了5度安装,比普通镜子照到更多,更便于如厕者整理妆容。

●花都区花果山公园

领厕纸前先进行人脸识别

随着配套物品越来越丰富,公厕使用者浪费或者特意多取的问题也越发引起人们关注,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厕纸。去年3月初,花都区花果山公园公共厕所新安装一台“人脸识别厕纸机”,市民把脸对准摄像识别区,机器下方就会自动“吐”出大约70厘米的厕纸。使用这样的技术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防止有贪心者多取厕纸。这样的机器在全国各地都开始试点,结果引起热议,不过民众的关注点与机器没有多大关系,主要集中在讨论“蹭纸”的陋习上。

“如果有人的确不够用,怎么办?”去年4月,新快报记者走访时就遇到市民发出这样的疑问。现在试点已经接近一年,情况如何呢?记者从花果山公园北门进去,此前市民络绎不绝“试玩新玩具”的现象没有了,也并非每位进入公厕的市民都会去领纸。

黄阿姨几乎每天都来花果山公园散步,她对这台机器早已经驾轻就熟。她告诉新快报记者,以前公共厕所不提供厕纸,不方便,现在有了这台厕纸机就方便多了。“一开始大家都尝新,带着纸也去机器那里领,现在用惯了,很少人会特意多领厕纸了。”她说。

公园管理方介绍,花果山公园的这套人脸识别厕纸机是去年3月初安装并投入运行的,是全市首台人脸识别厕纸机。目前人脸识别厕纸机设置为一次吐纸70厘米,隔10分钟可以再取。花果山公园服务于周边市民群众,日流量能达到数万人。据统计,厕纸机刚开始使用时,每天只需要使用两卷纸就可以满足市民需求。随着人脸识别厕纸机的名气越来越大,有不少市民专门来公园体验,但即使这样,每天消耗也不过4卷纸。一年过去,现在平均每日消耗量又回到两三卷。

■统筹: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邓毅富 谢源源 朱清海

■摄影: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谢源源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