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折叠屏手机真的来了!华为三星押注“下一个十年”
日期:[2019-02-25]  版次:[A21]   版名:[财眼周刊]   字体:【
■三星发布的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VCG供图

今年将有多个品牌折叠屏产品发布,但成本需3到5年时间降低

2月21日凌晨,三星发布首款可折叠手机Galaxy Fold,并定于两个月后正式发售。由于折叠屏成本较高,这款手机的标价超过1.3万元(1980美元)。华为也在昨晚发布了旗下首款可折叠手机Mate X。

两大手机巨头相继发布各自的可折叠手机,业界内外也都认为,折叠屏手机或将成为行业新利润的一个增长点。可以确定,在未来一段相对长的时间段内,直板触屏手机品类依然会是主流,但不妨碍可折叠屏幕手机赢得一部分已经玩腻直板触屏手机、愿意尝试创新产品形态的用户。这也可能Android(安卓)厂商通过全新品类打开市场,赶超苹果的一个机会。

■新快报记者 陈学东

众厂商今年将扎堆推可折叠手机

最早在去年10月底,柔宇科技就突然宣布并发布了全球首款可折叠智能手机FlexPai(柔派),不过,可折叠手机的“头部品牌”之争仍然毫无悬念地落在华为与三星之间。

对于已经创新乏力、颓势明显的智能手机产业来说,可折叠手机是打破僵局非常关键的一个产品品类。有趣的是,华为和三星的可折叠屏幕解决方案截然不同。三星的为内向折叠,华为则为外向折叠。根据此前的消息,华为很有可能选择京东方BOE作为可折叠屏幕供应商而非三星。

继三星、华为之后,OPPO、小米、LG、索尼、一加、联想等,都计划在2019年推出自己的可折叠手机。目前主流的直板触屏智能手机普及,市场出现审美疲劳,为新型手机带来市场空间。2016年起国内智能手机渗透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在全民智能手机的时代,特色鲜明的新型手机上市后往往能获得一定的市场需求,可折叠手机也不例外。

所以,业界也十分看好可折叠手机领域的发展前景。根据IHS数据,可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在未来几年迅速提升,预计2025年将达到5050万台。而手机厂商也提出可折叠手机是“下一个十年”的概念,各方均看好可折叠手机将成为未来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软硬件升级加持 用户体验料大幅提升

与此前的非主流机型相比,可折叠屏手机在软硬件上的用户体验均处于较高水平。比如说,折叠屏被展开之后,用户得到的是一块轻薄的具有7英寸以上的平板,玩游戏看视频、处理办公文档,一个手机就能搞定。

历史上曾出现直板双屏手机、拼接型双屏手机等创新机型,但市场反应都不好。主要原因仍然是用户体验不佳,比如拼接型双屏的缝隙造成屏幕观感不佳,同时手机系统也未充分考虑多屏应用场景,仅有厂商官方提供的优化。

相比来看,可折叠手机屏幕能解决双屏的缝隙问题,而作为安卓系统开发商,谷歌也宣布将研发适配折叠屏的新系统。在软硬件优势的加持下,可折叠手机的用户体验有望大幅提升,因此其市场影响力也将超过此前的非主流智能机型。

以三星Galaxy Fold为例,它拥有一块4.6英寸的外屏,以及一块展开后能达到7.3英寸的内屏。为了适应这两块尺寸不同的屏幕,三星提出了“App Continuity”概念。就是你在使用某一个App时,若需要更大的浏览页面,将手机展开后此功能就会立刻放大可视范围,让你看到更多内容。

在去年开发者大会,三星除了展示了折叠屏样机之外,还发布了适配于折叠屏手机的One UI。One UI 抛开复杂的条框设计,在设计上大量减少了在细节上的装饰,图标更为扁平化,呈现信息的方式更加简洁明了。

基于折叠屏做出的考虑,多任务运行下多窗口体验更加流畅。手机展开后,大屏幕最多支持同时打开三个应用窗口,因屏幕增大分屏体验相比现在的手机要好非常多。

分析

动辄售价上万元

可折叠屏手机如何搅动行业?

尽管有三星华为等手机巨头介入,不过目前市场对折叠屏手机还存在不少疑问。差异化创新或许能带来销量上的突破式增长,但想要给消费者带来颠覆性的体验却并不那么容易。

可折叠手机所面临的技术难度就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折叠屏幕是否会影响手机画面观看、折叠起来是否费力、又到底该用一块屏还是两块屏幕来折叠,这些都很考验手机厂商对手机屏幕、机身结构、电池摆放等问题的技术处理能力。

手机内部元器件比如电路板、电池需要适应可折叠屏幕的要求并要有一定的柔性度,需要制作出能应用到智能手机和平板设备上可弯曲的电路板,在操作设备时内部元器件需要经受大量的弯曲和非弯曲循环,从而避免在折叠时被损坏或者发生一些不可预测的事故。

再者,习惯了现有直屏手机模式,消费者是否会为可折叠手机这种新品类埋单?行业调研机构IHS研报认为,一片6英寸的柔性AMOLED价格在86美元左右,大尺寸价格售价可能更高,或在100美元以上。京东方高级副总裁张宇分析,早期搭载这种产品的手机售价可能在1万元左右,屏幕成本在未来3到5年逐渐降低。

可折叠屏手机自带吸引人眼球的特质,再加上其打破当前直板手机形态审美疲劳的创新价值,它对行业的影响,虽然短期不能高估,但长期也不能低估。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产品形态与应用场景,以及可折叠屏手机可能出现的玩法创新、变革,都与直板手机不一样。

链接

内折还是外折?

目前主流可折叠手机技术方案一览

尽管概念被炒得如火如荼,但跟“全面屏”一样,可折叠手机目前并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规定,各手机厂商可折叠手机的技术方案也不尽相同。

●华为

华为的首款5G折叠屏手机采用外折叠的方式,搭载自家麒麟980芯片和巴龙5000基带芯片,并且推出专门适配华为Mate X的EMUI系统。这块折叠屏幕展开的尺寸为8英寸,分辨率为QXGA(2048x1536像素)。

●三星

三星采用了内折方案。外面是一块4.6英寸,分辨率840×1960 的外屏。而展开后的内屏则达到了7.3英寸,分辨率1536×2152。采用了一种被称为Infinity Flex Display的全新显示技术,据说采用了一种高度耐用的新型粘合剂,使得手机的主屏幕可折叠“数十万次”。

●柔宇

2018年10月31日,柔宇科技在北京发布了——FlexPai(“柔派”)当它完全展开时是一个7.8英寸的平板电脑,折叠后屏幕相当于4.3英寸的手机大小,可以轻松装入口袋。据柔宇科技官方称:柔性屏可以承受20万次折叠、弯曲的动作。

●OPPO

前不久,OPPO的产品经理向荷兰科技网站Tweakers证实,OPPO将于明年2月MWC上推出可折叠智能手机。据称在折叠屏技术上,OPPO也已经申请到了多项设计专利,其中包括二折甚至三折的折叠方式的专利。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