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 科技金融交通等多要素需“通”“融”(2)
日期:[2019-03-15]  版次:[A09]   版名:[2019全国两会|走读大湾区]   字体:【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引热议,细看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关键词

关键词3

基础建设

实现湾区公共出行

“一张网、一平台、一码通”

作为大湾区建设的微观层面,大湾区交通等基础建设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交通是大湾区互联互通的关键,如何搭好这一“骨架”,将影响湾区内经济、产业、人才等各要素的流动。去年,大湾区交通方面的两件大事即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开通、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今年,深中通道的推进、虎门二桥的开通预计也将成为热点。

在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各地如何布局谋划交通网络的搭建,以促进资源要素流通?在此次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如全国人大代表、江门市交通运输工程质量监督站副站长冯玉宝建议,希望重视珠江肇高铁的规划建设,加快前期工作,争取2020年动工建设,进而使大湾区西翼打通西南向、北向的通道,促进大湾区西岸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高速运转。

除了交通“线”的建设,也有全国政协委员就“网”的规划提出建议。全国政协委员、佳都集团董事长、佳都科技CEO刘伟提出大湾区统一“大出行”,实现湾区公共出行“一张网、一平台、一码通”。具体而言,是通过广州城市地铁轨交网络与大湾区其他地区轨道网络打通,构建大出行运营网络;通过资源导入及技术共享,打造大湾区区域轨道交通技术服务平台;基于AI的移动支付应用,即乘车码互联互通,一码多场景应用(地铁/公交/商户支付、企业/园区/小区门禁),实现大湾区出行以及生活周边的“一码通行、一码通用、一码通付”。

刘伟称,实现“一张网、一平台、一码通”,不仅实现大湾区的互联互通,还将优化湾区内的空间格局,扩大了城市的辐射半径,真正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效沟通,打造1小时的生活圈和工作圈。

除了人、车、货使用的实体高速公路外,全国人大代表、光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若鹏则将关注点放到新一代“数字高速公路”上。“大湾区要建成世界级城市群,不仅各个城市之间要加速传统的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也要打通诸多信息通道、数字通道。”他建议,应该加大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支持、刺激和培育新动能;尤其要以更超前的战略性投入,大力规划建设5G、人工智能覆盖网络等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并积极主动在一些技术、标准和机制体制的创新上寻求突破。

关键词4

教育医疗

加强合作让居民享受更多优质医疗服务

在民生方面,除了“交通”外,大湾区的“教育”“医疗”发展亦是被代表委员们提及最多的高频词之一。其中,在大湾区“教育”建设上,建言献策的关键词在于“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表示,目前大湾区高等教育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也有较大的规模,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未能形成与世界级大湾区建设相匹配的高等教育协同创新体系等问题。

李清泉还提出,大湾区高校可根据发展需求,适当调整相关专业设置及专业培养内容。他举例称,深圳大学去年刚开办了金融科技专业,瞄准前海在创建金融中心过程中的发展需求,培养专门高层次人才。同时,深大还鼓励老师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电子信息产业等科研上,能与大湾区的高科技产业有更多深层次的结合。

此外,职业教育愈发受到关注。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专业进修学校校长陈卓禧指出,目前香港部分公立大学已在大湾区建立了分校、研究机构和医院等实体。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增加引进香港的应用型高校,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校,与内地高校在大湾区合作办学。

而大湾区“医疗”建设上,其关键词则更侧重于“融合”,即如何加强三地的医疗资源合作,以让湾区居民享受到更多更好的优质医疗服务。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段宇飞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发布一周后,广东省卫健委就联合港、澳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召开了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三方签署了《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共识》,并促成了62个粤港澳三地的医疗卫生健康项目签约,包括医疗、科研、人员培训、卫生应急等方面。

一方面,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区域性医疗中心,鼓励以特色专科为纽带组建专科联盟;另一方面,加强公共卫生应急合作,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应急及医疗救援联络机制;此外还深化人才培养交流,如对全科医生和护理高端人才进行联合培训等,并鼓励港澳医务人员来粤开展学术交流和私人执业医务人员短期执业。同时,发挥广东中医强省的优势与港澳的中医发展特点,积极探索共同开展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工作。

关键词5

人才融合

推广“大湾区人才卡”促进专业人士的流动

“求才”“聚贤”向来是大湾区建设的热议话题,《纲要》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等章节中,多次提到了“人才”。从如何推进人才要素的流动,到湾区建设需要哪些人才,再到如何做好人才服务,代表委员们纷纷提出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会长黄西勤表示,在推动设立粤港澳三地人才合作协调机制,建议推广“大湾区人才卡”“专业人士通行证”等,在税收、出入境、执业资格等多个方面消除障碍,促进专业人士在粤港澳三地的充分流动。同时,建议开展三地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和项目常态化合作,推进三地专业人才互派挂职,推动区域专业人才资源共享共建。

而刘伟则认为,大湾区要培育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对一流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由于《纲要》所释放出来的利好、为人才搭建起更广阔的平台,高端人才会越来越愿意到湾区工作。其中,建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对于一流科技型人才来说将是一次大有作为的机遇,这将进一步推动大湾区内科技企业的发展。

在不少代表委员眼中,高技能人才亦是未来大湾区的人才引进培养重点。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南海技师学院装备制造系副主任杨珍表示,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端制造专业的发展,而作为高端制造业的基石,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愈发重要。同时,应注重培养“大国工匠”之师,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筑巢引凤,将人才吸引到大湾区创业就业后,如何做好生活等后续服务则是“留才”的重要命题。

在“留才”方面,全国人大代表、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安然还提出,大湾区的“软建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所有参与大湾区建设的人有属地认同、情感认同,让引进人才喜欢上新落地的人和事、工作环境等,进而从“生活满意”上升到“由衷喜欢”。

■专题策划:新快报记者 张英姿 陈红艳 ■专题统筹: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 ■专题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沈逸云 黄婷 李佳文 ■专题摄影: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