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梁江: 真正的美术批评应有前瞻性视野
日期:[2019-03-24]  版次:[A12]   版名:[收藏周刊·名家专访]   字体:【

近年来,美术团体都呈现出持续发展的态势。尤其民营美术馆这方面,在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看来:“广东的民营美术馆尽量弥补了一些短板,有些展览关注起身边珠三角城镇化大变迁下的‘乡愁’新内涵。”然而,在其他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包括“制作性技法风行,书写性笔墨弱化”等等,以下是他对目前美术现状梳理的部分看法。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当今的中国美术正处于繁荣上升阶段。回望过往,我们更需头脑清醒,应看到这片繁茂兴盛的可人景观整体上仍是量大于质。同时,我们需要发现问题,正视不足,审时度势,弥补缺欠。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如《中国文艺评论》《中国美术》《美术》等报刊,一直发出主流声音,承担着主流媒体的职责。真正的美术批评应有前瞻性视野,对创作实践有建设性帮助。而在当今美术界,评论所起作用未尽如人意。近些年来的传播声音,真正的批评声音有些薄弱。专业上的反应有时还落后于社会。例如年内“丑书”“吼书”“女体书”“江湖书法”喷墨液、跳神式表演等现象被社会热议。

本来,这一类在“书法”名义之下的“创新”,只是挪用了某些书法元素的“当代艺术”“行为艺术”。大众对传统书法规范被亵渎很着急,专业界却鲜见回应,更遑论入理的辨析。还有,一些批评家因人情关系或利益因素驱动,撰写欠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捧场文字。

这是若干需提醒美术界重视的问题:

其一,近些年一直推主题性大制作,但能称得上撼人心魄、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力作数量仍少。美术家对多媒体手段、数字艺术、新材料艺术、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应用仍不足,不少领域尚落后于社会需求。而在大型展览方面,往往制作性技法风行,书写性笔墨弱化。这些状况被呼吁了若干年,至今仍是画坛普遍可见现象。

其二,各大地域、省区美术发展不平衡。沿海经济发达和资源深厚省份人才多,活动也多。内地省区文化基础建设却薄弱,在美术馆、展览场所建设和运营管理上落有较大差距。在文化艺术发展举措上,或可借鉴对口帮扶模式。

其三,书法界、美术界存在江湖化、圈子化现象,消费主义对艺术的负效应影响仍突出。在艺术市场,作伪风泛滥,拍卖炒作和欺诈时有出现,这些问题多年未获解决。

其四,有针对性、切合专业特征的文化艺术管理法规滞后。例如,年内涉及美术、书画的网络自媒体、公众号泛滥,用语夸张,推送随意,已变为不需专业标尺的个人宣泄出口或商业营销工具,这一类亟待规范的网络图文,花样多变,影响不小,性质类如令人生厌的骚扰电话。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