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历史故事全新形式 “前所未见”的跨界作品《木兰》下月来穗
日期:[2019-03-26]  版次:[A14]   版名:[娱乐]   字体:【



融合打击乐、京剧与踢踏舞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中国历史故事中,“木兰”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物,这一角色性格融合了少女与将军、亦女亦男等多元的身份。朱宗庆打击乐团融合打击乐、京剧与踢踏舞的击乐剧场《木兰》,将于4月3日-4日登陆广州大剧院,为观众细诉木兰心中的凛然情怀。而用“击乐剧场”的形式展现花木兰的一生,也是“全球也前所未见”的新形式。

■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

打击乐与京剧携手创造跨界新经典

《木兰》的源起,是2009年朱宗庆打击乐团与国光剧团合作演出的《披京展击》,当时作曲家洪千惠取材京剧,创作了《穆桂英》一曲,是以打击乐为基础,融入了京剧的人声的跨界作品。

2010年朱宗庆打击乐团再度邀请国光剧团,以中国传奇人物“花木兰”作为创作题材,由知名京剧导演李小平、作曲家洪千惠、舞台设计王孟超等艺术家联手创作。《木兰》开创了一种跨领域艺术的新局面,并开创出“击乐剧场”这个新的表演形态。

2013年,朱宗庆打击乐团全新打造了新版《木兰》:打击乐不再只是与京剧相互配合,而是在听觉和视觉上真正融为一体。透过打击乐的音色变化和独有的张力感,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绪,替代传统戏剧的语言叙事,但又结合了许多京剧元素。更进一步将“乐器、身段、唱腔、肢体”与打击乐融合,创造出全新的跨界艺术形式。为此,所有参与演出的团员,都接受了近一年的严格京剧训练,从基本功到棍棒、十三响等高难度动作,没有一项省略。

在创作《木兰》时,作曲家洪千惠纳入了更多东方风格的元素,将京剧与打击乐的元素重新打破再结合,并试着将所有的“声音”与剧中角色对话,把声音“玩”得更多元。对作曲家来说,所有声音在击乐剧场都只是一个“素材”,要让这些素材不只听觉的感动,还要有视觉的意义。

“我每一次看都会忍不住流泪,是满满的感动”

谁是木兰?从京剧到击乐,从念白到音乐,从将军木兰到少女木兰,让两个人变成一个人,在交错的时空中一同呼吸。《木兰》以蒙太奇手法铺陈故事与剧情、声音和演员的状态同时,木兰内心的独白透过鼓棒和琴槌述说着最深层的情绪。当打击乐也是剧情的一部分,除了要突破传统击乐的演出方式,舞台上的乐器调度,搭配情节连走位都得是演出的一部分,也考验着所有人的默契。

传统《木兰》故事家喻户晓,但对导演李小平而言,他想讲的这个“木兰”并不伟大,反而是莽撞胆小的。她冲动的决定,让她被迫嫁到一个不想去的地方——战场,而且立刻就后悔。木兰的内心时时刻刻想要回家,但战事逼迫着她的脚步向前走,在一战又一战的荣耀中,内心充满着返乡情怀的召唤。李小平认为内在情致的大起大伏,正好符合打击乐的表现:时而澎湃、时而委婉、时而感伤、时而思念,情感的徘徊正好体现木兰在历史事件当中的心理处境。

艺术总监朱宗庆说,“打击乐的活泼热情、京剧的细腻婉转,两者迥异的表演性格要结合得浑然天成,原本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却让《木兰》成为了跨领域表演的代表作品。我每一次看都会忍不住流泪,不是难过,而是满满的感动。”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