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第一部粤语长片诞生地在恩宁路 二期改造可以粤语电影为主题发展娱乐业(2)
日期:[2019-03-28]  版次:[A09]   版名:[深读]   字体:【
■第一部粤语长片《胭脂》诞生地探花第的范围。

现场踏勘

《胭脂》拍摄地为今多宝坊16至20号

第一部粤语长片诞生地探花第今安在?

探花第由清代探花李文田兴建,在多宝坊涌边,总占地面积约为3800平方米,现仅存书轩泰华楼。

关于当年租用探花第拍摄《胭脂》的如烟往事,移居海外的李文田第五代后人李思远说,据外婆回忆,当时片场借用了花园、大厅、内厅以及部分的内寝室。其时泰华楼已经建好,但摄制组没有进泰华楼拍摄。

李思远从外婆和母亲处听说,由于家道中落,抗战初期,李家后人将探花第的部分房屋抵押用来还债,还拆了厅、花园开发为商品房,即现在多宝坊16号至20号(双号)的房子,“上世纪40年代初到新中国成立前,这些房子就陆续建好了。”这里应该就是《胭脂》的拍摄地。

多宝坊是恩宁路北侧一条花影婆娑的麻石街,有着西关老街特有的宁谧,天晴的日子,住在18号的老伯会在家门前做木工,有街坊搬张小凳子坐在旁边与他闲聊。老街西边隔涌便是粤剧博物馆,游客从涌上的虹桥下来便是多宝坊,不经意就邂逅了这西关人家。可惜,因拆迁,仅18号、16-1号仍有人住,其余两间都空置多时,使老街平添几分寂寥。

对于探花第的边界,多说是西及南至河涌,东到多宝坊16号。对于北界,有文献认为是原十五甫正街小学(即多宝坊双号数房子的北侧,已拆),原十五甫正街小学正是新中国成立后拆除部分探花第而建。

带着疑问,新快报记者随潘广庆在现场实测,若以河涌南岸、当年探花第的淑华堂所在位置为南界,以多宝坊双号数房子的北墙为北界,计得2145平方米;若以原十五甫正街小学为北界,则计得约3600平方米,最为接近现有文献记载。

探花第仅存的书轩泰华楼坐落在恩宁路多宝坊27号,其北侧隔着麻石街就是前述开发为商品房的多宝坊16至20号(双号)。南临河涌,内有庭院,草木扶疏,硬山顶,青砖石脚,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占地面积420平方米。1993年8月,被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潘广庆与探花第主人李文田的孙子李曲斋交往甚笃,他还记得,第一次走进泰华楼是在1950年,如今厅前的挂落、屋里的对联、木桌、木椅都是原物,房屋格局结构也与原样无异,“屋顶的杉木都是旧的,重修时也还是用回旧的。阶砖有一些是原来的。”

“这副对联就是李文田从扬州买回来的。字是原来的,扬州八怪的真迹,后来刷过油漆。当时就放在这里。这张桌子就是真迹,李文田坐船去四川做主考官时别人送给他的。”潘广庆如数家珍。

传说泰华楼藏书超过一万册,时任市长朱光不时前来借阅,可惜后来多数佚失。

“有书箱、书柜,放得到处都有。箱就好像大戏台的那种(木制箱子),十个八个,藏书就放在书箱里面。整个阁楼都是书箱,都是清代以前的书。应该是李文田收回来,运回广州的书。”潘广庆饶有兴致地回忆道。

1988年,在潘广庆的奔走下,泰华楼迎来第一次修缮。2013年揭涌施工致使房屋开裂,2016年再次修缮(详见新快报2013年1月24日《荔枝湾二期施工为何损坏文物与历史建筑》),修毕则丢空至今。后人李思远曾表示,机缘合适的时候可以对外开放。

导则建议

建粤语电影商业娱乐综合体

设怀旧粤语影厅

据荔湾区政府此前通过新快报公布的《恩宁路片区二期业态策划和实施方案》,改造后的恩宁路定位为“恩宁路,最广州”,包括泰华楼在内的沿涌两岸将被改造成餐饮酒吧区,金声电影院则将改造成文化展影区。

“我们觉得粤语电影这个文化符号才是最大的。因为粤剧是在粤语圈里面影响比较大,但是粤语电影在全球、全中国、华人圈影响都很大。无论湖南湖北山东山西,他们都看过粤语电影。但是听过粤剧,未必会喜欢粤剧,所以如果从传播范围来讲,粤语电影的传播可能会更加大。”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以粤语电影为主题的10多条具体建议:

利用金声电影院地块规划建设一座粤语电影为主题的商业娱乐综合体,深入挖掘粤语电影的故事来引导业态安排:“比如说你卖牛肉丸,我们就建议你用《食神》里面的那个表演来做。你必须要在粤语电影里面找一个依据出来。这样就挺有意思了吧。”相关负责人举例说;

按照民国风格建造、装修金声电影院,设置“怀旧粤语影厅”,播放民国时期的粤语长片。

金声电影院原位于恩宁路265号至265-3号,主楼于2010年被拆,原为六层楼高的金声电影院只剩下一个立面“大三巴”,现在一楼成了垃圾回收站,“大三巴”后面的大片空地被用作停车场;

筹备粤语电影博物馆、制作民国影星展览和专题电影放映;

借鉴香港星光大道的做法,设置一条从上下九、十甫路至恩宁路的粤语电影明星“星光大道”,通过明星效应分流、引导上下九、十甫路的游客;

恩宁路的更新要合理、有效地利用粤语电影的元素,“整个恩宁路北片的那些老房子都可以像片场一样改造它,可以拍电影,可以做小咖啡厅,要把过去那种味道做出来。”相关负责人提议道。

负责人设想,若能够引入一些比较有资源的娱乐公司来合作,也能渐渐带旺整个片区。

“这里是粤语电影文化的发源地。所有人都可以来这里了解粤语电影的前世今生,我们当然希望更多的从事粤语电影制作、创作,或者是来这里办活动、搞新闻发布会、拍摄。”相关负责人这样寄望。

专家建议

应站在大湾区高度整体挖掘利用粤语文化

“粤语电影已经差不多被人遗忘了。其实它最早是在这里。”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曾应枫感叹道,“应该说,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恩宁路是别人一讲就知道的地方。(希望)让世人不要遗忘。因为现在非物质文化的东西是世界性的。”

“作为粤剧电影的发源地,有一个博物馆式的东西,让人们怀旧也好、听粤剧也好”,曾应枫觉得这会是“对本土文化一个挺大的支持”。

曾应枫提议,应该站在大湾区的高度整体挖掘利用粤语文化,“尤其是现在我们说粤港澳大湾区,整个母体语言就是粤语嘛。让别人来怀旧,记住一些乡愁,让别人看看。”

“一个粤剧,一个粤语电影,还有一个粤语语言,还包括讲古、西关笑话、西关谚语,西关有很多粤语艺术,都可以推一下,一起串起来。因为以后粤港澳包罗万象,以讲粤语的香港广州几个地方为中心,可以让这里成为怀旧的地方、成为粤语比较原生态的地方,有得吃、有得玩、有得听、有得讲、有得参与。”曾应枫说。

(参考文献:《早期香港电影史 1897—1945》,周承人、李以庄著,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电影的拓荒者黎民伟(纪念图文集)》俞小一、黎锡,长江文艺出版社;《早期香港影史第一悬案——黎北海、黎民伟从影个案研究》,主编陈柏生,主要作者周承人、李以庄,电影双周刊有限公司出版;《粤剧电影史》,罗丽,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7月;《绿风景:侨乡民国电影人与当代作家》,凤群,新华出版社,2014年12月;《荔湾文史(第三辑)》,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汇编;《一代影后陈云裳》,卢琰源主编,新华出版社,2001年1月。鸣谢广州市荔湾区国家档案馆。)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