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在有故事的空间 邂逅有故事的人(2)
日期:[2019-04-04]  版次:[A24]   版名:[时尚花生]   字体:【


▲花意中品尝精致小菜,不失为人生一乐也。

菜脯乌耳鳗,用一层五花肉垫底,再铺上一层老菜脯,最后才是乌耳鳗和蒜粒,耗费4小时,让食材的味道相互渗透慢炖入味。

与一般的潮汕生腌做法稍有不同,潮味膏蟹需腌制30小时左右,才能练就这“不腻口”的鲜美。


芥蓝牛肉,从潮州寄来的小杆芥蓝,滚油烫过后,油香味勾人,浓芡勾过的牛肉,口感扎实有嚼劲。


■新快报记者 梁彧 毛静 朱颖洁/文 龚吉林/图(部分资料图片)

B

花二家:花意陪伴中尝精致小菜

天河南一路,有家名叫“花二家”的店,内外各式鲜花装点,让人根本想象不到这是一家以潮汕菜为主的餐饮店。

花二家的“二”既有花艺又代表美食,同时也表达一种传递快乐的理念,主理人青儿对花很痴迷,常去花卉市场选花买花,练习插花,把餐厅作为花艺展示的空间,花也成为餐厅的一部分,更有客人来找他订花或做花艺布置。

餐厅的口味以潮汕菜为主,他是澄海人,二楼的私人定制区里收集着各种他从老家收来的旧物件,木器、旧物、花艺,串成一条线条,无言地表达出青儿的审美。菜式的出品融合了主人的个性,如新鲜鱼泡,在这里一反其道,选择了番茄做新的“伴侣”,利用酸甜味平衡,口感清爽。

在花二家,有鲜花的陪伴,有创新的佳肴,花意中品尝精致小菜,不失为人生一乐也。

花二家 地址:天河南六运一街23号

C

开小灶:体验潮汕人记忆中的味道

藏于拥挤小街,占了居民楼最市井气的一隅,一幅老窗花,节节分明的竹制桌椅,暖黄色灯光下显得更温馨,由数十个不同样式的老印粿板组成的古老图腾攀在墙面上,让人有一种仿若回到潮汕乡下老宅的错觉。

这里有一个值得玩味的名字“开小灶”,其实在相隔不到一条街的地方,是这家店的前身“欢喜猪咪家”,是一同在广州文艺地标就职的阿猪和小鱼,带着对生活美学与家乡美食的热爱创立的私房菜馆兼手工艺工作室,小鱼亲自雕刻手工艺品,还负责掌勺,阿猪招呼客人,打理店铺。

不做作的烟火气和执着甄选优质食材的态度,令“欢喜猪咪家”越来越受欢迎,一不小心就成为广州文艺青年的聚会据点,甚至还有人因来此吃饭而相识相恋……但由于私房菜每天接待客人的数量有限,口碑上涨后越来越多的人反馈一席难求,阿猪和小鱼决定:“走出去,让更多人尝到我们家乡的味道。”

与另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他们打造了现在的“开小灶”,老店与新店只隔了半条街,但从“文青”到餐饮人,却是漫长征途。

“开始这附近聚集了很多和我们一样的小文青,开着自己的文艺小店,最鼎盛的时候,从街头的店铺开始呼朋唤友组队到街尾,也就是我们当时的工作室里吃饭。”多年后的今天,当初在这条街上开店的文青朋友,现在基本都结业清盘、各散东西了。或许,能真实确切抵达梦想的,不是不顾一切投入想象的狂热,而是务实谦卑甚至自己都可能看不起的“隐忍”。

开店这些年,阿猪和小鱼要应对因订不到位而发脾气的客人,要面对户外摆放的物品随时被“市井烟火气”顺走的无奈,要从“两耳不闻窗外事”到如今练就的眼疾手快、雷厉风行,一路走来,经历可能更重过经验。

“开小灶”在菜式上比私房菜选择要多,依然不变的,是那一吃就是记忆中潮汕菜味道的精髓。小鱼一直执着复刻童年时自己吃到的味道,那是记忆深处不可撼动的“古早味”,小鱼为此不断钻研,甚至有些只有阿猪和小鱼的爷爷奶奶辈才会做的菜式,比如一道菜脯乌耳鳗,是阿猪和小鱼凭记忆中的味道,特意回到乡下去向老人家们讨教得到的做法,市面上的潮汕菜馆几乎见不到这道菜,如今已成店里熟客来前必订的招牌菜之一。

每隔两三个月,阿猪和小鱼会回家乡一趟,寻找当令食材及挨家逐户去收一些老物件:“现在店里的凳子、老印粿板甚至这个老窗花,都是从乡下的老房子、杂货铺里收回来的。”在他们看来,这些老物件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代表了一种生活和一代人的文化,不否认社会发展变化的进步意义,只是,历史,不该被尘封在忘却里,活化历史,将历史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是阿猪和小鱼展现自己对家乡热爱的方式,他们也乐于分享给每一个人。

开小灶 地址:海珠区细岗街23号2号铺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