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漆器工艺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艺术工艺,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出现,到战国已进入繁盛和高度发展的时期,汉代则到了鼎盛时期。至今,漆器依然有着市场。从流传下来的诸多实物中,也许我们可以一探古人制作漆器的高超技艺。
■收藏周刊记者 曾贵真
黑漆朱绘凭几
●战国
●凭倚用具
●高40.5厘米、长57厘米、
宽10厘米
这件木制凭几通体髹黑漆,上绘朱漆花纹,造型美观。战国时期漆器用途极广,饮食器具、日用家具器皿、文具、乐器、兵器、交通工具、丧葬用具往往用漆器制作。漆器胎骨有木胎、竹胎、皮胎、夹纻胎等,而且常跟雕刻工艺结合,做成十分精巧的艺术品。
战国时期漆器的装饰水平也很高,用色丰富,花纹精美,既有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有浓厚的神秘气氛的描绘,非常生动。
银扣马蹄形漆盒
●东汉
●梳妆盒
●高5.5厘米、长8厘米、宽5.5厘米
山东省莱西县岱野村出土。汉代最高贵的漆器是在边缘镶嵌金、银、铜等金属的“扣器”。这件漆盒的匣盖镶有银质四叶,边沿并以银片包镶,内外绘云气纹,就是当时的扣器。此漆盒呈马蹄形,盖面用银片镶贴出四叶纹,边沿用银片包镶,外绘云气纹,是汉代妇女盛放梳子、篦等妆具的用器。
汉代是漆器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的高级漆器制品,常常缘边镶嵌金、银、铜等金属,被称为釦器。贴花也是重要的装饰技法,它是在黑漆地上嵌贴镂成各种花纹的金银箔片,显得富丽华美。这种金银镶嵌与贴花技法,为后世漆器金银平托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长沙王后家”漆耳杯
●西汉
●饮酒器
●长11.4厘米、高2.7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出土。在汉代,大量漆器被用作生活器皿以及家具、乐器、杂用器具、丧葬用具,也用作兵器的配件和甲、盾之类,轻巧精致,美观耐用。就器皿来讲,一般是以木、竹、夹纻作胎骨,髹红、黑色漆而成,器表用漆绘、堆漆、油彩绘出各式纹样,也有用金银箔贴敷纹样或用针镌刻纹饰,还有的为保持漆器牢固,用铜或金银等镶成配饰,称为扣器。
当时贵族官僚家中崇尚使用漆器,往往在器上书写其封爵或姓氏,作为标记。长沙王后家漆耳杯,浅赭色地,黑漆绘云鸟纹,一侧近底处书有“长沙王后家杯”六字,是当时贵族所用珍重漆器的标志。
朱漆百宝嵌博古人物故事顶箱柜
(一对)
●明 万历
●长174厘米、宽77厘米、高238厘米
此对顶箱柜的顶箱已遗失,立柜均为四面平式,对开两扇门,中间有栓杆,门上镶八角云头式圆面叶,三扭头,六角云头式合页。柜门内各有三条穿,抽屉架已遗失。柜门上为百宝嵌庭院祝寿图,其中除了高坐楼阁之上的主人、往来贺寿的文武官员和忙碌的仆人之外,还表现了庭院楼阁、小桥流水、梧桐、奇石、芭蕉、仙鹤、鹿等丰富的内容。
下沿板各有四组百宝嵌胡人献兽图,并有大明万历甲申年制款。柜边四周开光中百宝嵌博古图样,包括鼎、觚、爵、佛手、香炉、赏石、文房用具等。两侧柜帮百宝嵌折枝花鸟纹样。百宝嵌使用的材料包括:象牙、骨、玉石、螺钿、寿山石、料器等。立柜体量较大,内容丰富,不仅具有装饰性同时也具有很明确的叙事性,与明代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是研究明代后期历史、文化和生活的重要视觉材料。
朱漆带托泥雕
填云龙纹六角小漆几
●明 晚期
●高13.2厘米、直径25.7厘米
几面六方形,束腰下衬托腮,下接向外膨出的披肩式牙板。三弯式腿,外翻卷舒式足,下承六方形托泥。此几形制小巧,造型美观。通体髹朱地漆,采用雕填彩绘的手法。几面雕填云龙纹,刻画正面四爪蟒龙,间布朵云纹,几面边缘和边抹饰以回纹。束腰描金花草纹,托腮方菱纹;牙板、腿足、托腮及托泥均雕填彩绘花卉卷草纹,腿足部纹样加以描金勾勒轮廓。
黑漆带托泥描金山水楼阁纹宝座
●清 早期
●高115厘米、长125厘米、
宽80厘米
此件黑漆带托泥描金山水楼阁纹宝座为五屏风式座围,后背三扇,两侧扶手各一扇。后背正中一扇,上有卷书式搭脑,左右各扇高度向外递减。座面下有束腰,外翻兽足,下承托泥。围板、搭脑及牙板均在黑漆地上饰描金山水楼阁纹,围板外框在黑漆地上饰描金缠枝花卉纹。
宝座整体气势雄伟,黑漆描金装饰手法端庄却不失华丽,应为皇室宗亲之物,是清初髹漆家具的代表之作。
黑漆描金山水大笔筒
●清
●高22.8厘米,口径、
底任均为21.2厘米
这是日本国赠送给清朝的礼物。描金漆在日本称为“商绘”。中国的漆技传到日本后得到发展,某些方面超过了中国。明清时期,大量日本金漆、描金漆等流入中国,这件山水大笔筒是一件日本制作的、十分精美的描金漆器。
雕填云龙纹鼓式漆盒
●清
●高9.5厘米、口径35.4厘米
盒圆形,由盒盖与盒身相扣合组成。通体以绛色漆作地,其上剔刻锦纹,盒面用绿、黑、红等彩漆饰龙纹、云纹、福山寿海纹图案,然后在彩漆图案的轮廓边沿用钩刀刻出凹槽,填入金彩。所饰龙纹为正面,龙发散向斜后上方飘起,胡须、肘毛、鳞甲、背鳍、尾鳍俱全,五爪,拇指与食指分开。
自明朝万历年间以后,多以龙目直视前方的正面龙象以突出其威严。
(本版文图根据国家博物馆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