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不只中国木建筑》,径将一生托乔木
日期:[2019-04-21]  版次:[A12]   版名:[收藏周刊·封面]   字体:【



■清乾隆 倦勤斋

■谢遂楼阁图册 故宫藏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从前古人在外面看见了月亮,会认为是遥远的、天下所共有,然后他回到自己的庭院,再一抬头,发现月亮成了他的独家。

这种变化和连接,依托的是中国木建筑。

“院子其实就是将天地划了一块放在家里,一个可以让树木从家里向天空生长的房间。”“建立一个家的态度有两种,其一是将自然拒诸门外,其二是与自然共处一室。中国人将‘家’托付了乔木。家、庭并非一回事。木柱既然保留着自然气息,树木也会散发出家园的温暖。”

这是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中的第一章——起家。

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令人出乎意料地愉悦。它没有艰深理论和学院腔调,而是充满了诗意。平实的语言,轻轻撩拨起你的个人记忆;而众多知识点的串联,是绝不会让你空手而归。

怎么说呢,等于你本来以为会看到一本历史,翻开却发现跌入了散文集,而细细读下去,字里行间都散发出学术的香气。

在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的人们,都和自然无间生活在一起的。从公元前四五千年开始,建筑实践出现,然后在东西方渐渐产生不同的分流,西方更爱石之坚固与肃穆,乃至当代的钢筋混凝土,都是在恒久和稳定中追求某种安全感的最高实现。而东方不同,他们志不在“隔”而在“融”,树木,成为了一种和自然融合的最好介质。

你看我们住在树木的旁边,建个木房子住在树木的里面;吃着树上的果实,捡着树下的红豆,倚着树做的胡床;我们用木头造出纸张,用木头刻字制版,在这上面写下所有的正史,也写下所有的木石前盟。

生于香港,早年留学法国,至今从事东西方艺术研究、著述及教育工作的赵广超,对历史、文化和艺术有一种天然的渴求,而且很注重亲身体验,他“花费5年的时间完成这本书”,“用带着感性的笔触,就一般被视为艰涩的传统建筑,写下16篇平易隽永的文章,以轻松活泼的方式接触中国文化”。

在《不只中国木建筑》中,不只说了中国木建筑,还说了中国的文化、国人的感情,从“家”开始,他带领我们游历了伐木、文字、高台、标准、结构、斗拱……四合院、风水、园林、装饰等的奥妙。那些相对艰深的文字,经过他的解构,和我们的情感产生了密切关联。而相对克制的行文,反而让人更易读懂作者内心丰富的故事。

比如他说:“房屋是种出来的,高台是唱出来的”;

他说斗拱:“居然将一切浪漫的盼望交由两块小小的木头代为张罗”;

说栏杆:“栏杆除了依靠还可以留情,本来就有一只多情朝天吼”;

然后他可以继续说到水墨画:“平时听人家说,水墨画的最高境界是用笔触在宣纸上表现没有笔触的空白部分,我一直都不明所以,直到这刻,我发觉四合院的中央就是一个没有房屋的‘空白’院落时,不禁有点吃惊。嗯,但愿这只是巧合,因为从来都没有人认为,房子和艺术会有什么关系,但我却不由自主地想起‘虚怀若谷’这句话来。”

●图书信息:

出版社:中华书局;第1版(2018年4月1日)

精装:253页

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

ISBN:7101124844, 9787101124842

作者简介

赵广超

生于香港,早年留学法国,现从事艺术、设计教育及著述工作。2001年成立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现任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总监、故宫文化研发小组总监。曾任2010年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中国国家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研讨会顾问、“智慧长河”展项展示深化设计专家顾问及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9纪录频道《故宫100》百集纪录片创意艺术顾问。主要著作包括《不只中国木建筑》《笔纸中国画》《大紫禁城——王者的轴线》《国家艺术·一章木椅》《国家艺术·十二美人》《我的家在紫禁城》系列丛书及《紫禁城100》等二十余种。

书摘

建筑其实是在天空中勾画着立体的线条

■作者:赵广超

奇怪,建筑要等到现代的金属框架结构上场,用冰冷的声音来宣布这个带着诗意的结论。

建筑和线条的关系其实一直都非常密切, 卡洛林王朝(Carolingian)的字母和哥特式(Gothique)字母就和当时的建筑分享着同样的美学结构。

每一个曾经接触过中国书法的人,都体验过汉字结构那种在平面上创造立体的“空间”意趣,都听过书画家强调“线与线之间”的流动、魅力和神韵才是书画艺术追求的空间所在。

对中国人来说,这种神秘的魅力并不陌生,传统中国的木框架建筑,从竖起一根木柱,架设一条梁枋,到楣檩桁椽,无不是书画家所说那样,一笔一画、一撇一捺地“在天空中勾画”着,大家本来就活在优雅的笔画之中。

书法的影响竟会波及中国的建筑,好像是不可置信的。这种影响可见之于雄劲的骨架结构,像柱子屋顶之属,它憎恶挺直的死的线条,而善于处理斜倾的屋面,又可见之于它的宫殿庙宇所予人的严密、可爱、匀称的印象。

骨架结构的显露和掩藏问题,等于绘画中的笔触问题。

宛如中国绘画,那简略的笔法不是单纯地用以描出物体的轮廓,却是大胆地表现作者自己的意象,因是在中国建筑中墙壁间的柱子和屋顶下的栋梁桷椽,不是掩隐于无形,却是坦直地表露出来……

只要看一看中国字部首的优美的斜倾像屋顶,当可见这不是纯粹作者的幻想。(林语堂《吾国吾民》第八章)

林语堂先生对推广中国文化不遗余力,一再强调中国建筑和书法在线条韵律上的共通点,无论这些有趣的观点是否属实,中国人擅于处理线条结构的趣味,却是显而易见的。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