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在广州举行
日期:[2019-05-20]  版次:[A04]   版名:[重点]   字体:【
■5月19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在广州举行。

黄坤明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据新华社电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19日在广州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强调新闻媒体要关注大湾区、报道大湾区,勇于担当、加强合作,着力凝心聚力、增进共识,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黄坤明指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必将有力促进粤港澳地区民生福祉的改善,有力推动形成新时代全面开放的新格局,进一步彰显我国制度优势、发展优势,丰富“一国两制”新实践。

黄坤明强调,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媒体的参与者、贡献者角色不可替代。希望媒体聚焦大湾区建设,讲好协同创新、共谋发展的故事,以鲜明雄劲的基调鼓舞士气、加油助威,共同奏响大湾区建设“进行曲”。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创造,增强人们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共同奏响中华文化“协奏曲”。要以鲜明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激励港澳同胞与内地人民一起奋斗,共同奏响民族复兴“交响曲”。

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致辞中指出,广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携手港澳全面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把“中央要求”“湾区所向”“三地所长”结合起来,共同打造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不断提升大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举办大湾区媒体峰会,对于推动大湾区协同发展,营造大湾区良好舆论环境,凝聚大湾区共识,厚植大湾区人文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东将以峰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进一步做好大湾区宣传报道工作,与海内外媒体一道,共同讲好湾区故事,让越来越多的朋友了解大湾区、支持大湾区、加入大湾区,共享大湾区的巨大发展机遇和丰硕发展成果。

峰会以“一流湾区 媒体担当”为主题。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代表黄少泽,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徐麟、慎海雄、孙志军,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王志民、副主任卢新宁,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傅自应、副主任薛晓峰,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宋哲,中央有关媒体领导吕岩松、周宗敏、张政、张小影、周树春,广东省领导马兴瑞、傅华、黄宁生、郑雁雄、欧阳卫民、张虎,广州、深圳市领导温国辉、陈如桂,以及来自媒体和有关方面的300多名嘉宾代表参加会议。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婷

呼吁不断探索创新媒体间协同合作体制机制

组委会发布倡议书: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与澳门日报社协办,与会嘉宾、代表围绕开展创新与协同合作、推进媒体融合、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沟通交流。

本届峰会设置了开幕式、主题论坛、平行分论坛等三个主要环节,旨在汇聚粤港澳三地媒体的力量,探讨协同发展之策。

峰会上,嘉宾和代表进行主旨发言,并围绕“湾区建设与媒体融合创新”“湾区建设与人文精神”“湾区建设与‘一带一路’”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媒体转型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新时代实现媒体融合创新的方向与路径,明确媒体推动世界一流湾区建设的使命与行动。

峰会组委会还发出了《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倡议书》,倡议书提出,大湾区媒体要搭建有效平台,相互学习借鉴,分享机遇与成果,不断探索创新媒体间协同合作体制机制,为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做出新实践。要携起手来,在推动建设一流湾区方面展现出更大的媒体担当、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

峰会还将启动“粤港澳媒体湾区行”大型采访活动,深入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城市进行采访报道,集中呈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进展和新气象。

1

关注

焦点

从内容平台话语上重构新闻生产和资源配置

湾区建设与媒体融合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倡议书》,呼吁大湾区媒体要搭建有效平台,在大湾区建设中主动担当,国家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就“湾区建设与媒体融合”发表见解,他从内容、平台、话语三个维度阐述媒体的转型与融合。

“内容要进一步以互联网为枢纽,来重构新闻生产和资源配置。”张志安说,对于传统纸质、广播、电视媒体来说,要重新组织内外部资源,塑造面向移动互联网传播内容的形态,去占领和扩大在互联网平台当中的影响力,用更好的内容去影响青年用户群体。

针对平台的打造,张志安认为媒体的平台化和平台的媒体化愈发明显,这是主流媒体在融合发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趋势和方向,“接下来就要思考如何与拥有技术创新、海量用户数据的平台媒体实现合作共赢,提高影响力及到达率。”

张志安表示,话语的创新是媒体融合的另一个挑战,“面向未来、面向青年、面向世界传播中国,话语离不开‘文化’和’价值’,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如何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重要纽带,这是大湾区媒体努力的方向。”张志安说。

2

关注

焦点

以产业布局提升大湾区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

湾区建设与人文精神

“我们要以产业布局提升大湾区产业结构与区域空间布局。”昨日,在湾区建设与人文精神分论坛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针对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多个建议,并提出大湾区要打造自己的故事IP、形象IP、产业IP、企业IP。

陈少峰表示,大湾区要重视所有类型的文化产业,互联网文化产业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结合香港、澳门优势,他建议将文化金融联合互联网文化产业作为一个突破口来发展,同时把文化、科旅、体育融合,打造新型的文化产业业态,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注重大湾区IP的打造。

对此,陈少峰建议以全产业链作为抓手,以产业链的布局来提升大湾区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空间布局,打造若干个全产业链产业,发挥大湾区现有结构优势,围绕人文湾区建设,重点突出文化+旅游的全产业链,“比如打造以城市为中心的文创综合体,促进大湾区全域旅游发展。”

3

关注

焦点

大湾区建设有助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湾区建设与“一带一路”

作为此次峰会的平行论坛之一,昨日下午,来自媒体、高校、企业的专家和代表热议“湾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广东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王珺率先发言,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更好地发挥港澳在国家新时期对外开放中的功能和作用,更高层次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粤港澳大湾区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交通物流枢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物质基础。”王珺直言,接下来大湾区还将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具有更大支撑力的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及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与综合运输通道,将有助于国家更高层次地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立足高校人才培养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表示全媒体时代,面对大湾区建设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新要求,作为国际化传播人才培养重镇的高校,要突破单一的培养机制,建立政府、媒体、高校协同育人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多渠道发展国际传播人才。

澳门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澳门“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研究员叶桂平则呼吁澳门青少年一代要抓住“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机遇,到大湾区求学就业、创新创业。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