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旅游+产业+扶贫” 红梨村爬坡越坎图振兴(1)
日期:[2019-05-31]  版次:[T08]   版名:[广东扶贫特刊]   字体:【
■“一区三园”一角,每逢节假日,这里游人如织。

■短短3年,红梨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赖世良在地里拔草,他说今年的花生长势喜人。

■余作妃搬进新居,生活有了盼头,脸上布满笑容。

■建于咸丰年间的客家围楼,整修后有了新光彩。

■百年古树伫立,默默见证红梨村的变迁。

省委编办帮扶韶关市始兴县红梨村

红梨村的客家围楼群,写照着客家人聪慧、友善、勤朴的品质,他们聚族而居生息于此,松阳堂六进五井,一进,一朝风雨;一井,一程峥嵘。

信步红梨,白墙、黛瓦、青石,雕像、木匾、牌坊……每一处都是历史,也是现在。

红梨的古树会讲故事。轻风过处,百年古树枝叶婆娑,与树下孩童的欢笑交汇,与不息澄江的奔流回响,合奏粤北古村落,亦是时代新农村的华章。

三年前的红梨村不是这样,那时的它像留守故里的老人一样黯淡无光,杂草盘踞,居舍破败。

曾庆辉参与并见证了红梨的巨变,过去三年,作为省委编办派驻红梨村的扶贫队长兼村第一书记,他和同事陈勇、陈婧组成的工作队,带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使命,协同当地政府、村两委干部,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重振红梨。

今之红梨,以旅游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以振兴为目标,走出了一条“旅游+产业+扶贫”的新路径;今之红梨,“一河一路”风景如画,“一区三园”业丰人和,“一轴两翼”跃跃腾飞。今之红梨,是广东省古村落,韶关市旅游名村、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正疾步奔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文/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图/新快报记者 王 飞

广东韶关

村民努力奔跑 全村实现稳定脱贫

自2016年4月定点帮扶红梨村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省委编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的决策精神,按照编办领导班子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驻村工作队与红梨村党总支、村委一同带领全体村民努力奔跑,努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红梨村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截至目前,位于韶关市始兴县的红梨村集体收入由原来3万元增加到现在18.5万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由原来0.75万元达到现在1.08万元,增幅44%;贫困户39户132人全部落实“八有”标准,实现了稳定脱贫。

1

天时地利人和,顺势而为育乡旅

5月20日午后,省委编办行政机构编制处副处长曾庆辉重回红梨。这一天,距离他卸任红梨村扶贫第一书记已有4个月。在村委会办公室放下公文包和水杯,曾庆辉走入熟悉的村庄。

“曾书记回来啦!”田间一位阿婆放下手里的农具,笑着打招呼。“回来看看大家,您身体好吗?”曾庆辉大声回应。

“好久不见了,曾书记!”骑摩托车的中年人停在曾庆辉身边,忙着“汇报”自家黄烟的收入,“今年种了十多亩,至少有六七万元收入,我们要感谢你!”曾庆辉摆摆手笑道,“要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你们自己,不是感谢我。”

陪孙女散步的老者,外出购物的青年……一波又一波人路人停下与曾庆辉聊天,与“老书记”的意外相遇让他们惊喜不已,每个人都邀请曾庆辉去家里坐坐,他一一婉拒。 “不打扰乡亲们了,他们都很忙。”与热情的村民道别后,曾庆辉告诉新快报记者,脚下这条一半水泥、一半鹅卵石的“鸳鸯”路,是红梨村大安坪的主路,“两公里外就是高速公路,到韶关1个小时,到广州3小时,区位非常好。”他说,脱贫攻坚时期,省委编办之所以将旅游业设定为红梨村主要脱贫产业,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先决条件。

红梨村是客家人聚居的古村落,数百年来,勤劳聪慧的客家人在这里留下灿烂的文化,围屋、围楼、古井、古树……无一不是难以复制,一方独有的底蕴与文化。还有村外不息的澄江河,三面对望的翠峰,淳朴的民风,又为旅游业的发展充实了内容。

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拿出整村规划。省委编办领导对红梨村倾注了大量心血,先后共27次入村调研。

在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省农科院、林业规划院等部门的支持下,2016年底,红梨村形成了“保护活化传统村落、科学布局现代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完善提升治理水平”的基本思路,推进“一轴两翼”(特色乡村旅游和农耕文化创意轴,红梨微生物高新农业示范基地和中药康养综合开发基地)、“一区三园”(历史文化核心保护区,客家文化特色产业园、客家农耕文化体验园和客家民宿聚集园)、“一河一路”(澄江河绿道观光带,520健步道)布局。

曾庆辉说,原村党总支傅书记总结过“红梨模式”得以大刀阔斧展开的原因——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指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地利是说红梨村自身的禀赋,人和,除了指省、市、县、镇上下同心全力推动之外,也指省委编办的高度重视和当地客家人具备的优良品质。”

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大背景下,驻村工作队和村民一起参与家园道路的修建,他们从河滩捡来一车一车的鹅卵石,一个一个嵌在水泥里,唱着山歌,喊着号子,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了1.2公里的村道改建。

2018年秋天,“一区三园”及澄江河绿道观光带,520健步道完成一期布局,客家农耕文化展厅、郭小东文学馆红梨馆同时落成。当年农民丰收节,4万多名游客蜂拥而至,紧接而至的国庆假期,红梨村游客飙至十多万,其它时间,零散或小团队的旅游者络绎不绝,红梨村以独有的魅力成为网红景点。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