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为700年古村落留住“乡愁”,重振发展信心(1)
日期:[2019-05-31]  版次:[T14]   版名:[广东扶贫特刊]   字体:【
■在华工的帮助下,孔美村申请到“中国传统村落”和“广东省古村落”的荣誉。

■华工驻村工作队从升级孔美村传统水稻种植业着手,通过品种改良、绿色种植和文化包装等方式,提高产品的品牌附加值,增加群众的收入。

■得知梁劲要走了,村民唐宝水要求记者帮他和梁劲拍张照片留念。

■村里的百年大榕树是村民乘凉的好去处。

■村里的创业致富带头人发动贫困户一起共同打造“孔子美农家香米”品牌。

华工80后高材生们的扶贫经:

广东省惠来县隆江镇的孔美村,耕地面积1291亩(其中旱园436亩),2016年全村户籍登记768户,5496人,其中102户429人为贫困人口。地少人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村里以传统水稻、番薯等粮食作物为主,存在靠天吃饭,种植产业规模小,缺乏有效组织经营,收入来源单一、不稳定的情况……

三年前,华南理工大学的几名80后来到广东省惠来县隆江镇孔美村驻村扶贫。他们均为硕士及以上学历,被称作学历最高的驻村工作队伍之一。面对重重困难,华工驻村工作队队员们吃住在村里,不断走访、调研、实践、摸索,将各方的扶贫资源不断输送到孔美村,使得村庄面貌有了巨大的转变。

如今的孔美村,成功入选了国家住建部“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获批成为第六批“广东省古村落”……

■ 采写 新快报记者 吴晓娴

■ 摄影 新快报记者 王飞

广东惠来

传统民居 清溪祖祠 草席之乡 珍存记忆

孔美村的传统民居建筑颇有特色,大多建造于清末、民初时期,约有70~140年历史,多以潮汕当地的三合院“爬狮”类型和四合院“四点金”类型为主,山墙面依据造型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根据屋主的生辰八字、五行之说而选择建造;清溪祖祠是孔美村中最主要的祠堂,供奉着孔美村开基四世祖,碑记记载建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明清时期,村内曾出过7名举人、18名秀才……如今,孔美村已成功入选了国家住建部“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获批成为第六批“广东省古村落”……

1

文化振兴

申请传统村落保护,留住村庄记忆

提到华工驻村工作队,孔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唐财喜不由地夸赞说:“三年来,要是没有他们,我们村不会有‘中国传统村落’和‘广东省古村落’的荣誉。”

孔美村中的传统民居建筑颇有特色,保存较好的有72处,大多建造于清末、民初时期,约有70-140年历史。多以潮汕当地的三合院“爬狮”类型和四合院“四点金”类型为主,山墙面依据造型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根据屋主的生辰八字、五行之说而选择建造。

清溪祖祠是孔美村中最主要的祠堂,供奉着孔美村开基四世祖,碑记记载建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在传统村落的申报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贫困村民唐宝水的回忆里,自己小时候就是在清溪祖祠上学,村里一年中最热闹的节庆“上灯节庆”也会在这里举行,全村人都会参与,场面隆重热闹,村民对这座祠堂都有很深的感情。“孔美在外的人都知道了我们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的事情,大家都很高兴、自豪。”在唐宝水看来,这些荣誉的取得,将会帮他留住这些珍存了他人生记忆的传统建筑。

当初,驻村工作队为什么会做这么一件看起来跟扶贫“不搭界”的事情呢?

“我们一开始来到孔美村的时候,村民对我们这些外来人多少有些戒备。但每次一提起村庄的历史人文,几乎每个村民都会拉住我们侃侃而谈。作为一座建村700多年的古村落,孔美曾是著名的‘草席之乡’。明清时期,村内曾出过7名举人、18名秀才。这些祖先的事迹,一直都是村民心中的光荣和骄傲。”驻村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梁劲说。

因此,驻村工作队想到了从孔美的传统中寻找突破口,挖掘新的资源,通过梳理村庄的历史脉络,弘扬孔美优秀的人文传统,凝聚人心,重振孔美的发展自信。

这一想法得到了华工的支持,该校建筑学院副教授冯江带领20多名师生开展收集史料、居民访谈、实地测绘,对孔美村的历史文脉、格局肌理、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民俗文化、生产生活、村志族谱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详实的梳理。经过论证,专家们认为孔美村具备申报“广东省古村落”和“中国传统村落”的条件。

在申报“中国传统村落”的过程中,队员们深知若能入选对于孔美村的意义,十分兴奋。然而这样一个国家级的荣誉,要求高、标准高,能不能申报得下来,大家心里都有点忐忑,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完善资料、数据。

最终,他们以清晰的思路和权威详实的资料,说服了各级领导,得到了支持,为后面的申报奠定了基础。

2

教育扶贫

大学生与农村孩结对,小屏幕打开未来大梦想

5月15日,是梁劲在孔美村驻村扶贫任期的最后一天。得知梁劲要走了,贫困户唐宝水请求新快报记者帮他和梁劲拍张合照,并叮嘱记者一定要把照片冲洗出来给他。

52岁的唐宝水摔折过腰,落下了残疾,一到下雨天就疼得厉害,岁数大了也不敢做手术,无法劳动。家里有3个孙子正在上学,他自己要吃药调理身体,全家7人就靠他的儿子务工的收入维持,一家被列为贫困户。 华工驻村工作队进驻之后,协助落实财政资金投资产业入股分红,每年按不低于8%的收益分红,分配给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唐宝水说,自己家每年可以分到8000元的产业分红,生活境况大大改善。

工作队还经常到唐宝水家跟他拉家常,关心他孙子的学习情况。在唐宝水眼里,这种情感上的关心甚至比物质帮助更重要。

“工作队还找了一个大学生来帮我孙子,他们经常视频聊天,我孙子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可以请教,对他学习帮助很大。”

原来,队员们在跟孔美村村民的接触中得知,由于投入较少,村里的教育情况堪忧。有些学生念到初二年级,对英语字母和加减乘除法都不熟悉。队员们发现,社交软件在学生当中比较普及,于是想到了借鉴远程教育的方式来帮助村里的学生。在他们的牵线搭桥下,20多名惠来籍的大学生跟孩子结成对,通过在社交软件上视频聊天,帮助他们解答学习上的问题。

华工学报编辑部还鼓励贫困户唐炳初家孩子唐乙贤到广州就读职业技术学校,自2018年9月起,每年资助资金4000元用于唐乙贤在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以前我问到孩子们对未来的打算,他们一般会告诉我,读完初中就没有想法了,因为他们身边人就是这样的。现在我问到这个问题,他们都会说以后想上大学,报考华南理工大学。”梁劲笑着说。

华工还利用自身的文化教育优势,组织了经贸学院、设计学院、医学院、建筑学院的师生利用暑期时间,到孔美学校开展义教、义诊等活动。孔美学校、巷角理发店的墙上,都有色彩绚丽的彩绘,这是华工设计学院在村内开展的农村墙绘活动留下的作品,为这个传统村落抹上了文艺趣味的生机。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