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没有儿童节的古代,孩子们玩什么
日期:[2019-06-02]  版次:[A15]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清乾隆 剔红百子图挂屏(局部) 观复博物馆藏

有一个节日属于孩童,对,是六一儿童节。

很多人或许还不知道国际上这个天真烂漫的节日的由来,是源于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军队制造的“利迪策惨案”死难儿童的悼念。

此事件发生于1942年6月10日,游击队员刺杀掌管捷克地区的德国法西斯上将莱因哈特·海德里希后得到利迪策村村民掩护,纳粹德国军队为此实施报复,焚烧了利迪策村所有房屋,屠杀了全村年龄在15岁以上的173名男性村民,妇女则被送往集中营,其中还有88名儿童在集中营被德军用毒气杀害。

此后为了悼念“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在1949年11月莫斯科举行的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上,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而新中国成立后,也将我国的儿童节与国际儿童节定在每年的同一天,并在1950年的六一为新中国的小主人迎接庆祝了首个六一儿童节。

今天对孩子们来说儿童节的乐趣更多的来源于那天可以有丰富的文艺节目、父母陪伴下的游乐场,博物馆和科技馆的一次学习或者一份精致的小礼物。

此时你或许好奇在过去没有儿童节的古代中国,属于孩子们的节日和乐趣来自哪里?

其实也有很多,文物都是最好的说明,下面以物证史。

中国历史上关于孩子游乐的场景出现最多且最集中的当数“百子图”。中国古人的观念多子多福,“子孙满堂”被认为是家族兴旺最主要的表现。其实这在早期的社会发展中也是有缘故的,在生活生产水平低的年代,人们抵御外界灾害的能力低下,多则意味强大和希望。

“百子”的典故最早出于《诗经》,是歌颂周文王子孙众多的历史传说,传说周文王有很多的儿子,而且不是一般的多,等到路边捡个雷震子的时候,他已经有九十九个儿子了,加上雷震子这个雷公嘴,正好一百个,所以有一说法“文王百子”。

“百子图”也叫百子迎福图、百子嬉春图或百子戏春图,这类图案经常会被作为绘画、雕刻及刺绣的题材,它在图案表达上是多样化的,但是几乎涵盖了绝大多数古代孩童喜闻乐见的嬉戏玩乐的场景。

我们能从此挂屏发现孩童采莲、扑蝶、垂钓、骑竹马、下棋、抚琴、赏字画、粘知了、放鹞子等诸多活动,他们的神态无不表现了当时情境下的欢喜与乐趣。他们区别于如今大多数在电子产品影响下成长的童年,更添了几分与天地间自然的融合。

今天绝大多数的孩子在和平的年代享受着家人万千情感上的关怀和物质上的宠爱。不可否认他们是聪慧可爱的,在认知和创造力上更是比过去进步太多,但作为成人的我们亦不能让他们遗忘过往战争中真实的历史灾难烙印和传统文化下自然快乐的童趣源泉。

(观复博物馆)

(整理:陈福香,文章来源:新浪收藏、观复博物馆微信公号等,因版面所限,文章有删节,编辑为编辑自拟。)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