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央行月初开启逆回购 市场降准预期升温
日期:[2019-06-05]  版次:[A22]   版名:[财眼]   字体:【

新快报讯 记者乔麦报道 继上周频频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并实现5100亿元净投放后,6月伊始,央行继续向市场释放短期流动性。昨日,央行开展6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同日有1500亿元逆回购到期,资金净回笼900亿元。本周一早间,央行已开展了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等额对冲当日到期的逆回购。分析人士认为,6月流动性供求扰动因素多,存在一定压力,央行给予流动性支持没有悬念,降准预期再度升温。

央行向市场传递明确信号

通常来说,月初资金面较为宽松,央行很少在这个时间点开展逆回购操作,但上周5300亿元的7天逆回购操作将分别在本周对应时间到期,另外在6月6日,还将有4630亿元1年期MLF到期,因此本周公开市场资金到期量为9930亿元。

央行逆回购和MLF集中到期,叠加月初例行准备金缴款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使得短期市场上资金供求存在较大缺口,而要保持货币市场稳定,必然要求央行给予必要的流动性支持。本周央行重启流动性投放几无悬念。

有分析认为,本周一的到期量还不大,即便不开展逆回购等操作,问题也不会很大。央行从周一便重启逆回购操作,无疑是在向市场传递明确信号。

月初流动性本身较为充裕,加上央行适时重启逆回购操作,稳定了市场预期,推动货币市场利率整体继续下行。目前货币市场情绪稳定,利率水平整体走低,6月3日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利率跌破2%关口,为5月13日以来首次。

预计月内或会有一次降准

有分析师指出,因为有法定存款准备金补缴、金融机构半年度考核、政府债券缴款、税期等多重因素,年中流动性通常较为紧张。考虑到年中资金缺口放大,央行近期可能会继续大规模投放流动性,且在已确定的6月17日下调县域农商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的基础上,月内可能还会有一次降准。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表示,在实体经济不盛、经济出现下行压力的情况下,降准的信号意义更为明显,也更有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平滑金融市场波动。“如果不降准而采取逆回购+续作MLF的方式,也正常。”

有机构认为,从上周来看,投放流动性的工具主要是逆回购,期限短,而且更集中在大型银行,并不能解决中小银行面临的负债端压力,更有效的化解方式应该是降准或者至少针对中小银行的定向降准。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