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从概念到落地,开放银行打响“进阶战”
日期:[2019-06-10]  版次:[A24]   版名:[财眼周刊]   字体:【
■制图/廖木兴

新金融 新势能系列之 5

开放体系、融入场景、构建生态

2018年被喻为“开放银行”元年,而今年以来,开放银行实践步伐明显提速,步伐渐行渐近,涌现了越来越多落地案例。如近日,百信银行与中信产业基金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科技和互联网、金融和商业服务、消费和休闲等六大产业领域实现“开放银行+产业生态”的深度融合;中国平安成员企业金融壹账通也在近日发布Gamma O开放平台,是金融业首个联结金融机构与科技服务商的智能开放平台。而就在上个月,浦发银行、兴业数金、微众银行也纷纷发布其开放银行新产品或新合作。“在数字化浪潮下,开放银行倒逼银行业数字化改革,从此前单纯的技术合作上升到对整个银行体系、业务结构等更深层次的改造,”有业内人士如此表示开放银行的使命。

■新快报记者 许莉芸

金融服务线上化并融入场景

开放银行,即用户在哪里,金融服务在哪里,场景已然成为金融服务的触角。因此越来越多的异业合作,都是为了让金融服务深入用户,打开增量市场。“开放银行不仅仅是开放数据,而是将封闭的银行体系与互联网生态打通,为银行在互联网生态前线打下一片阵地,重新联接银行与客户,让银行有了在互联网生态中直接接触客户的机会”,重庆富民银行行长孙中东表示。

多家银行如建设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等的2018年年报显示,搭建开放银行服务平台,将银行金融服务嵌入第三方机构,拓展银行的业务服务场景。比如百信银行联合爱奇艺推出的“零钱Plus”产品,为业内首例试水“娱乐+金融”的跨界产品。用户通过“零钱Plus”,除可享有活期利息外,还能享受到爱奇艺VIP会员权益;爱奇艺获得了有价值的会员;百信获得了用户跟存款,实现了三方多赢。

而此次百信银行与百信产业基金合作,正是看中了其科技和互联网、工业和能源、金融和商业服务、消费和休闲、医疗和健康、不动产六大产业的场景布局。如以中信产业基金旗下的麻袋财富为例,百信银行的用户与其消费金融、财富管理两大核心业务客群重合度较高,可以提供海量的客群样本、长尾客群风险数据等用户信息。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第三方场景,获取银行的开放服务,也成为银行的‘互联网用户’。这种‘间接触达的客户’与银行传统意义上的、具备完整身份要素的客户存在很大区别。”光大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杨兵兵认为。

金融服务也逐步线上化、无感化,悄无声息地融入到各个场景,无论是吃喝玩乐,还是衣食住行等场景,银行通过开放模式扩大自己服务范围、触达更多的长尾人群。

从重视技术输出到生态赋能

开放银行发展进入深水区,不仅场景成为必争之地,哪家银行、金融科技公司搭建的开放银行生态更完备、能够有专业化落地案例才是关键,而不仅仅停留在此前单纯的技术输出层面。“按照欧盟的解释,开放银行是银行按照法规开放一些标准的功能供第三方平台使用,这样定义未免太狭隘,”有业内人士表示。

“对于银行来讲,建设开放银行的第一步是要搭建开放平台,但平台只是一个接口,企业接入进去需要考虑平台的增值服务能力,因此银行需要在平台之上搭建生态。”有业内人士表示。

不少银行在自建生态的同时,也开始外延生态。如壹账通发布的Gamma O平台,集技术、社群、商城、孵化为一体,通过开放能力吸引合作伙伴入驻,即科技服务商可以在平台上发布某个模块或者某个科技产品,也可以是一套信贷服务等,而各家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选择、测试、使用,决定是否合作。“类似 “金融机构的科技APP Store”,壹账通首席发展官王晓园对新快报记者表示,“如果在API(应用编程)货架里面没有看到能够满足金融机构需求的产品,金融机构也可以发布需求,之后说不定会有技术厂商可以做这个。在Gamma O平台生态中,连接了金融机构与包括开发者在内的科技服务商两端,构建了一个金融科技智能开放生态圈。

再如2018年底招商银行年报披露,“招商银行”、“掌上生活”两大APP分别已有27%和44%的流量来自非金融服务。自建场景和外拓场景已初见成效,两大APP已有15个MAU(月活跃用户人数)超千万人的自建场景,还初步搭建了包括地铁、公交、停车场等便民出行类场景的用户生态体系。

“生态赋能的目标是让生态中的参与者共同经营整个生态,并在已有的场景和模式中不断创新,提升生态的活力和发展力。”孙中东表示,这样的生态能形成良性循环,即开放银行将创新场景和模式输出给合作机构,而这些合作机构在使用创新模式展业的同时,也不断地对模式进行完善和再创新,然后更创新、更完善的模式被吸收到开放平台中,形成螺旋提升的正向循环,从而提升整个生态。

倒逼银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开放并不是目的,最终能让银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才是最终目的),”某股份制银行相关科技业务人士表示。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曲向军表示,中国商业银行告别高速增长时代后,客户脱媒趋势日益明显,跨界竞争也愈发激烈。面对内忧外患,越来越多银行选择部署开启数字化银行战略来赢得竞争优势。

而开放银行的先行者们已经尝到甜头。深入分析较早布局“开放银行”的浦发银行也可以看出,开放银行”实际上是作为银行整体转型的关键性变量存在的。

据统计,浦发银行自2018年7月在业内首家发布API Bank以来,生态场景及对接合作方数量稳步增长,开放功能既涉及直销银行开户、网贷、礼遇平台、出国金融、跨境电商、缴费支付等传统金融领域,也包括合作营销、资产能力证明等创新场景。截至2019年2月底,API Bank已开放接口共257个,对接中国银联、京东数科等共计92家合作方应用,日峰值交易量超百万。截至2018年年末,浦发银行手机银行客户数达到3466万个,较年初增长28.1%,个人网银客户数达到3024万个,较年初增长20.1%。

“开放银行是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曲向军表示,它不是单纯的产品或技术改造,而是自上而下的数据化经营的转型,包含前中后台的全面变革,是对银行整体价值链的重构和商业模式的重塑。

“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的运用,更多的是体制机制的转型,一个新的业务模式带来的是银行前、中、后台所有岗位人员对业务模式的重新思考和定位,”某互联网银行创新业务相关人士表示,比如不少地方性中小银行很难转变经营管理层面的意识,这正是开放银行最终能给行业带来的改变。”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