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诗人出少年,清风拂山岗
日期:[2019-06-14]  版次:[G07]   版名:[新东莞]   字体:【

中山一学校10年有15个孩子出版诗集

新快报讯 记者李红云报道 “我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写诗,至今为止创作近200首儿童诗。”近日,小学六年级的何盈同学在广东省诗歌节来临之际收获了一份厚礼,她的母校中山菊城小学在2019年读书节闭幕式上为她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诗集首发式。省内外数位诗人、中山、江门、珠海等珠三角一些语文老师、诗歌爱好者也来参加了活动。

“触动我开始进行诗歌创作的原因源于母校‘菊花少儿诗社’的创办。我感到特别的新鲜、好奇,我非常愿意开发自己的潜力和写作能力。加入诗社后,发现用这种文学样式来表达情感很美妙,很自由,很有深度,我很喜欢,所以就一直跟着溢腾老师在诗社学习儿童诗的阅读和创作。”说到对诗歌的热爱,何盈同学可谓“情有独钟”。

这是一所书香味很浓的学校,据悉,从2008年开始,菊城小学把“儿童诗教”引进课堂,并开创省内“儿童诗教”,至今共有15个小诗人出版诗集。校长陈玉玲表示,为了给孩子一个诗意、幸福的童年,10年前,菊城小学创办广东省内第一个儿童诗社——“菊花少儿诗社”,诗社聘请国际、国内60多位名家为顾问,把“诗教”引进学校,开展“走近名家”系列活动,进行“大自然课堂模式”的探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小诗人累计在全国、省级等各类比赛中获奖1000多人次,发表作品3000多人次。

“时间/是一大碗的米饭/一半是煮熟了/一半是烧焦了/煮熟的是白天/烧焦的是黑夜”就是在这样一种氛围里,一个个小诗人相继诞生:施彦希的《倾听花开》、陈畅的《云端跳舞》、万霞的《第三只眼》……孩子们从生活中的观察开始,通过对某一事物的观察,达到细致入微的程度,常常就有新的发现。

据中山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山市诗歌教育在全省起步较早,目前已构建了“点线面体”全面发展的诗歌教学体系,学校儿童诗教风气越来越浓,全市近20个镇区都在推广诗歌教学。另外,该市还配套举行了经典诗词朗诵大赛及汇演、全市中小学生诗歌创作大赛等。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