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我们要警惕书法美术化的倾向
日期:[2019-06-16]  版次:[A13]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吴晓懿 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博士后,中山大学博士,广州美院硕士。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翰墨薪传工程专家、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会员、岭南印社副社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一项,获国家出版基金支助项目一项,编写书法教材三种。

■商承祚 鲁迅诗

■容庚 书青铜器铭文

■容庚临金文作品

“容商二老是全国书坛标杆式的人物。”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吴晓懿:

岭南书法发展里,从帖学的传承到阮元、包世臣生发的“南北碑派论”直接影响到了康有为主张的碑学,紧接着容庚、商承祚在金石学、古文字学方面的建树同时丰富了岭南书法乃至中国书法的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吴晓懿接受收藏周刊专访时表示,“容商二老的书法不仅仅在岭南,乃至在全国书坛,都是标杆式的人物。”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简介

吴晓懿

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博士后,中山大学博士,广州美院硕士。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翰墨薪传工程专家、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会员、岭南印社副社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一项,获国家出版基金支助项目一项,编写书法教材三种。

邓家、容家、罗家、商家家学

被容商二老融合在一起

收藏周刊:容庚、商承祚(简称:容商二老)的书法如何?

吴晓懿:容老书法的基本面貌是内敛、厚拙。他不追求形式上的变化。而商老的书法则汲古而出新,笔法外拓,比如他利用当时新出土秦简的笔墨形态,写出自己的“秦隶体”书法,在现当代书风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收藏周刊:为什么人们总喜欢把他们俩放在一块来谈?

吴晓懿:容老生于1894年,商老生于1902年的。他们所受的教育,师承关系、研究的方法等很多都是相似的,而且二人亦师亦友,互相切磋,共同成长,见证了民国学人的历史。

收藏周刊:容老的家学对其后来的书法有什么影响?

吴晓懿:容老的家学深厚,且富于收藏。他的叔父容祖椿,是居廉的弟子,在书画方面对容庚先生影响很深。很多人知道容老钻研古文字、书法和篆刻,但其实他小时候最想成为的是画家,哪怕后来到北京,他对绘画的热情依然不减。

舅父邓尔雅在古文字方面对他早年的求学影响很重要。他小时候曾在邓尔雅家住过一段时间,开始学习古文字和篆刻等。后来他北上求学,携《金文编》稿本晋见著名的古文字学家罗振玉,并经其推荐,进入北京大学国学门,受业的导师有王国维、沈兼士、马衡等名师。容老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在《燕京学报》上发表了不少有关古文字的文章。他对岭南篆刻也有很深入的研究,如1921年他与弟弟容肇祖写成了《东莞印人传》。

商承祚则与罗振玉家有着姻亲关系。他年少时曾在罗振玉家生活了很长时间。在很小的时候,商承祚就能接触到罗振玉藏的甲骨片、青铜器等古物,而且很直接地受到罗氏家学的影响。可以这么说,邓家、容家、罗家、商家这四家的家学,被容商二老融合在一起。由于在金文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容老又得马衡、沈兼士先生在金石学领域的教导,被他们推荐参加北平古物陈列鉴定所委员,负责故宫文物辨伪、清点、收藏、入库整理等工作,他是该委员会里年纪最小的成员。

“书法的返潮汐”现象是岭南书法的独特之处

收藏周刊:在容商二老之前,岭南书法是怎样的状态?

吴晓懿:广东书法在明代是发轫期,到了清中期便发展迅速。道光年间,主政广东、发现二爨的阮元提出了“北碑南帖论”对书法界影响很大,其中包括广东的李文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但当时很少有人关注吴大澂和黄牧甫,这两书家与阮元都来自江南,如果没有他们,广东书法受江苏、浙江和安徽书法影响可能就没有那么直接。

收藏周刊:能否这么理解,在容商之后的岭南书法,呈现出了两条明显的脉络,一条是从阮元到康有为的碑学传承,另一条则是容商二老融入金石学、古文字学的书风?

吴晓懿:对,这是岭南书法的独特之处,我称之为“书法的返潮汐”现象,意思是一方面沿着正常发展的方向在推进,另一方面则把历史沉淀的元素重新“翻”出来进行叠加的发展,这是广东跟其他省份书法发展不同的地方。从东晋书法帖学到清代阮元、包世臣碑学,再到李文田和康梁的碑学实践,书法发展有了另一个面貌,这可以说是从广东开始的。

收藏周刊:如果从岭南书法发展的角度,容商二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吴晓懿:容商二老的书法不仅仅在岭南,乃至在全国书坛,都是标杆式的人物。他们从金石学的脉络发展而来,并把新出土的古文字研究成果灌注到书法实践,达到了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高度。

收藏周刊:为什么碑学会首先在广东萌发?

吴晓懿:因为近代的广东人富有探索精神,而且经常受外来的影响,他们敢于破除一些陋习。其实南宋“崖山之战”之后,从中原迁入广东的贵族和文人士大夫为数不少。明末入粤的知识分子剧增,特别是在鸦片战争前后,岭南已经有 “江左风流”的文化氛围。

岭南书风蕴含着兼容与多元

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风格

收藏周刊:您觉得容商二老的书法兼容金石学元素探索的程度如何?

吴晓懿:我们首先看一下他们的传承,他们的老师罗振玉、王国维是清末的遗老,他们的基本功是扎实的。容商二老的一部分童年时光是在废除科举之前度过的,也就是说他们的童子功是没问题的。商承祚的父亲商衍鎏的小楷也写得非常好。容商二老的书法基础是非常扎实的。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以及此后几十年一系列的文物出土,如流沙坠简和楚帛书的整理,对他们的影响也很大。而金文研究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容庚先生是在故宫整理青铜器时受到铭文书风的影响。而商承祚重点研究甲骨文和战国的竹简、楚帛书等,这是他丰富的学养积累。

字如其人,书写是一种自然的流露,他们没有把书法作为一种脱离文字而纯粹强调艺术性的东西去追求。而是从古文字、金石学方面有机地融合了传统书法,探索出了别具一格的书法面貌。而且,他们的小篆、秦隶,都可以算是当时书法界的一座高峰。其实他们的斋号“颂斋”和“契斋”也把容商二老的治学方问和擅长于金文与甲骨的艺术特色点明了。

收藏周刊:目前对广东书坛有这么个划分,第一个是从岭南画派影响下的广州美院的书法阵营,第二个是以曹宝麟为首的暨南大学阵营,第三个就是中大、华师有古文字学(或者文献学)背景的书法阵营。很多人认为岭南书派尚未形成,倒可以说“岭南书风”,但我细细想想,如果真存在岭南书风,这股风跟这三个阵营是什么关系?

吴晓懿:首先,岭南存在大岭南与小岭南的概念。比如从岭南出去的那一批人,他们有开阔的视野,也有先进的理念,他们的各种探索与影响反过来能滋润岭南书法。我主张的是,岭南的文化是内外持续碰撞型的,才形成了它的高度,比如容庚、商承祚假如不到北方去学习,那可能他们的书法面貌就属于“小岭南”。如果他们没有出去受外界的影响,也不能完成他们自身在书法上新的探索。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是通过游学、治学把书法、篆刻、古文字、金石学等融为一体,甚至不能简单地把他们放在岭南的坐标体系上,而应该放在全国范围内来讨论。岭南书风,它蕴含着兼容与多元,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风格。上面梳理的三条脉络是互相影响、并存发展的。我认为是这三条脉络构成了后岭南书风。

容商二老从古文字里找源头

收藏周刊:容商二老可以给当代书法家有哪些启发?

吴晓懿:容老早年也试过从艺术的角度去追求书法,也就是更强调艺术个性,但在他慢慢接触了金石学之后,他越写越内敛。这是受他的老师影响,罗振玉先生的书法是弱化了字形,笔锋藏得很稳,强化了线条的柔韧度,追求金石之味,如同金石铸造的那种深刻的感觉。现在很少书法家会关注到这一点,因为现在很多书法创作讲究视觉上的张力,这是两种相反的方向。虽然一定程度上,这有时代性,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不可以妄论谁对谁错。我们要警惕一个趋势,就是书法美术化的倾向,不少人盲目追求形式感(局部放大)、水墨的现代性甚至是纸张的纹样与装裱拼贴方式等等,而忽视了书法创作的根源。容商二老对书法最大的贡献是他们凭借着扎实的古文字基础,从古文字里找到源头,并在其中寻找书法之美感,而不是用简单观念来解构书法。

他们认为古文字是书法之母,作为经典艺术的书法,其很多形态与变化都离不开造字的原理和古人的审美意境等。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