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该如何建设?广州地区院士们来献策(1)
日期:[2019-06-22]  版次:[A06]   版名:[城事]   字体:【




“2019年广州地区院士咨询座谈会”昨日举行

6月21日下午,由中国工程院、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工程院科技合作办公室、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承办的“2019年广州地区院士咨询座谈会”在广州东方宾馆举办。此外,广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合作委员会工作会议也在当天同期举行。

咨询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等14位院士围绕“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题进行讨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和广州市副市长王东出席活动并讲话。中国工程院三局副局长高战军列席活动。

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接下来,广州应如何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科技创新资源和科技创新能力,聚焦创新驱动,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正是当天咨询座谈会研讨的主题。

在咨询座谈会上,多名院士对广州科技基础好、创新氛围浓、综合优势强等优势表示肯定,指出了广州科技创新的巨大潜力和广阔空间,也中肯分析了广州的短板和不足,为广州的发展献计献策。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表示,广州的科教资源很丰富,具有人才的优势和产业机构、综合交通等方面的机构优势,应当也必须发挥出核心引擎的作用。如何助力广州科技创新的发展?他建议,要发挥优势,加强院地合作,推进院地合作资源共享。

■统筹:新快报记者 何生廷

■采写:新快报记者 吴晓娴 何生廷

■摄影: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孙毅 龚吉林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

依托高水平大学,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型研发机构

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高松作为第一位发言的院士,他建议,希望依托高水平大学,从而建立起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型研发机构。

“为什么要依托高水平大学呢?”高松院士表示,因为高水平大学有着各方面的良好基础,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星期六工程师”,帮助企业解决现实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促进技术进步。加上华南理工大学的毕业生80%在广东就业,近50%在广州就业,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松提到,依托高水平大学来建立研究院,有着明显的特点和优势,比如说定位比较灵活,“应用和转化的研究对于解决产业和行业目前的问题很有帮助;而前沿基础和未来技术研究,可以为大湾区长远的、未来的新产业提供源泉和基础。”

此外,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相对稳定的学术人力资源,使得研究院的研究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同时利用大学学科的丰富多样性,有利于促进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可以依托学校和研究院建设的科研平台和基础设施,实现共享共用,提高使用效率。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偲:

“核心技术,一定要靠自己研发”

对于如何“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张偲提出了三点建议。从大学毕业之后,张偲就一直在广州工作,至今已经30多年,他希望广州出台相关政策,引进优良资源,有助广州更快发展。

“核心技术,一定要靠自己研发。在经济强市的过程,需要重视核心技术研究。”张偲院士明确表示,在核心技术方面,原创平台的建设很重要,目前广州已经高度重视这方面,但这是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要一以贯之勇敢地走下去,才可以把基础应用技术做好。”

张偲院士是海洋生态工程学术带头人,还特意提出了对于生态安全、生态优先的建议。他认为,大湾区的生态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必须要坚持的。由于大湾区地理环境,如台风很多,这方面要加强灾害预警预报,加强灾害防治。

此外,涉及到大湾区的自然资源,如海岸带、海岛、岛屿,这些资源是大湾区一个宝贵的增量,“要把握好、研究好,特别是海岸带的生态建设。”张偲院士建议,人类行为要遵循自然的规律,给海岸带生态修复留出足够休养生息的时间。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

建议发挥粤港澳院士群体的智库作用

“要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首先要建一个实质性的粤港澳三地的高端科技人才联合会,要有地方、经费和人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吴硕贤直言,哪些专家在哪些领域,有什么成果,特长是什么,要如数家珍弄明白,做到心中有数。

他表示,要充分发挥既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作用,如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在建筑学领域设立的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建筑、规划和园林等方面有很强实力。

此外,他还建议应该更好地发挥粤港澳院士群体在科技咨询、决策、合作研发、科技教育及科普等方面的作用,可以在广东院士联合会基础上,组建粤港澳院士联合会,从而发挥其智库作用。

长期从事建筑与环境声学研究的他认为,应更强调推行绿色建筑的重要性,这是人类解决能源与环境危机的重大举措。“我们在建筑利用太阳能以及风能方面要加强储能技术和智能电网相结合,新建的建筑要按绿色建筑的标准来建,还要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