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警惕电商平台借条买卖“野蛮生长”
日期:[2019-06-27]  版次:[A02]   版名:[评论]   字体:【

■戴先任

“借条转让,对方欠款8万元,不会要账,低价5.5万出。”日前,一条借条转让贴在闲鱼上引起记者注意。随意搜索了一下,从手写借条、手写借据到民事判决书、微信转账记录、理财平台借贷记录,以“借条”“欠条”等作为关键词的交易帖在闲鱼上多到令人目不暇接,转让理由也五花八门,难辨真假。

据了解,债务转让本身属于合法行为,合同法明确规定,债权人把自己的债权转让给新的债权人,属于合法的债权转让行为。这么来看,借条买卖也并非不可以。但合同法同时规定,原债权人和新债权人都要对债务人通知,告诉债主已经变了。

但这些在二手电商平台“打折出售”的借条,却暗藏诸多风险。比如不少借条存在多重追偿问题,如转让欠条信息不全,导致难以找到借款人。有些借条还涉及非法债务的问题。比如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这样的债务关系就超过了法律保护的范畴,属于无效借条,不具法律效力。还有一些借条牵扯到P2P项目或者民间集资等问题,这样的借条更不会受到法律保护。另外,有些借条还有可能是伪造。

除此之外,这些二手电商平台对于自己是否能承担第三方债转服务平台的功用也没有予以明晰责任,这些借条的真实性、合法性,平台对此不想担责,也没有起到审核、监督的作用,这更加增加了借条转让的风险。

这些打着“打折出售”旗号的借条,一方面可能让购买借条者上当受骗,花钱购买了可能不受法律保护的借条;另一方面可能成为暴力催收团伙的业务来源,从而助长了暴力催收。

因此,需要二手电商平台尽好自身的主体责任,对平台存在的借条买卖加强监管。有关部门也要督促电商平台履职,对利用借条买卖实施诈骗的行为予以依法打击,保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利于净化电商环境,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