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360入局网络互助 分摊模式存质疑
日期:[2019-07-04]  版次:[A20]   版名:[财眼]   字体:【

新快报讯 记者刘威魁报道 继支付宝的“相互宝”、苏宁的“宁互宝”之后,网络安全公司360近日也发布了“360网络互助计划”。据介绍,360网络互助在分摊算法上借鉴了保险精算原理,并表示未来将向互助保险升级。不过,监管层早已明确互助计划不能与保险以任何形式挂钩或对比,当下也在不断提示互助计划风险。

无法预估实际费用

新快报记者对比发现,相比其他网络互助计划,360的互助范围更全、互助金额更高、覆盖年龄更广,除覆盖包含癌症在内的100种重疾,还包括30种轻疾、身故(含猝死)。对于分摊方式,其他互助多为平均分摊,360互助则是按照年龄段区分,用户可享受的默认互助金额不同,并称引入应用了保险精算方法,以加权方式进行分摊,对会员更加公平稳健。根据360互助举例演示,假设某期互助计划有4人患重大疾病,若互助金总额为100万元,运营费比例为10%,有1000万会员参与分摊,在无其他费用调整的情况下,一名30周岁男性用户的年度理论花费上限为251元。

“上述案例的现有条件都是假设,超过千万级别人数参与时,概率才会比较稳定。参与用户的地区身体状况、饮食等各种原因都会影响重疾率的上升,该项目无法预知实际费用。”一位精算师分析指出。

一位互助平台高管对新快报记者坦言:“互助模式是平台用户一起均摊风险,大家一起参与解决自己的风险问题。但如果把各种重疾、轻症都混在一起均摊风险,那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他表示,网络互助不能取代专业保险。

有业内人士提出,360把互助产品做得像保险产品存在隐患,最大的潜在风险就是事后确定损失分摊。

风险提示和信息披露不足

“保险产品是先收费,后履行责任,能够确保保费和偿付能力稳定;但是网络互助计划多是先付‘诚意金’,再向会员分摊或募集互助金,并且会员可以随时进出,资金具有不稳定性。”上述精算师认为,即便是互助计划,也应该设有责任准备金,更应该完全透明地进行风险提示和信息披露。否则,本不是保险,并不受监管,没有资本金,却非要把自己宣传包装成保险的模样,就是误导。

新快报记者留意到,360互助项目启动之后,并没有该方面的报备。而360互助对下一步发展,直截了当地表示“为未来升级成互助保险做好了底层准备”。

通过发展网络互助进而升级至互助保险领域,并不新鲜,不过至今未能破局。今年,中保协曾指出,“相互保”产品创新不当,将网络互助计划伪装成相互保险,给公众对保险的认识和理解也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

事实上,监管层曾明确表示“互助计划不是保险”,不得使用任何保险术语,不得将互助计划与保险产品以任何形式挂钩或对比。互助计划与相互保险经营原理不同,与保险产品存在本质差异,主要体现社会公益性质;相互保险则通过精算作出风险定价和费率厘定,遵循保险经营的等价有偿原理,财务稳定性具有充分保障。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