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汕尾红色村扛旗引路 打造老区基层党建样本
日期:[2019-07-08]  版次:[A05]   版名:[城事]   字体:【
■“老区苏区行·汕尾”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海丰“红场”。 通讯员供图

■在下埔村的村庄中心广场,百年榕树成为来访的各地党组织与党员们上党课、缅怀先烈的精神象征,也成为当地群众活跃文化艺术生活、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去处。

金町村原本是个无名的偏僻小渔村,如今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度假胜地。

编者按

走进海陆丰革命老区 倾听新时代汕尾声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老区苏区的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要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4月8日至9日,省委书记李希到汕尾市调研,深入红色革命遗址、革命老区乡村,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区苏区工作重要论述,推动我省老区苏区发展进行专题调研。

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关怀,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指导,为汕尾老区加快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老区苏区风骨,薪火代代相传。如今,从空中俯瞰汕尾,宝丽华、中广核等大型企业打造的电力能源、先进装备制造和海上风电集群,汇聚成千亿级的经济产业带;保利金町湾、红海湾、玄武山、金厢海滩等风景名胜错落有致,汇聚成一程多站的滨海黄金旅游带。这个承载着红色基因的革命老区,历经美丽嬗变,瞄准“广东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的全新定位,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奋力在全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的新征程中,探索革命老区发展“汕尾样本”,贡献“汕尾力量”。从6月27日至30日,“老区苏区行·汕尾”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在广东汕尾市圆满进行,记者一行遍访汕尾市各区县红色文化资源所在地、基层党建一线、乡村振兴典型村镇等。

党建引领筑堡垒

红色文化成发展新动能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是全国13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是全域革命老区。身处老区的汕尾通过全面整理红色家底,对全市革命遗址和红色史料进行“拉网式”普查,抢救性挖掘保护革命遗址和红色史料,共审核13000多份基础性资料,形成红色历史及革命遗址资料5800多份;革命遗址数多达617处,数量居广东省首位。

近年来,汕尾市坚持抓发展先抓党建、抓党建先抓基层,全面落实省委三年行动计划,坚持重心下移,大力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不断夯实基础、筑牢底板,以红色村扛旗引路,以“头雁”工程舞起龙头,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使基层党建工作焕发出新活力,乡村振兴有了源头活水,城乡面貌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尤其是通过全面挖掘保护利用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擦亮红色印记,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以红色精神立根铸魂,使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切实增强了红色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豪感,提振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自2012年起,年均增速连续七年保持9.4%,其中2018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居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全省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全省第一。2018年11月,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暨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现场会在汕尾召开,充分肯定了汕尾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工作成效。

百年榕树下,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作为汕尾市8个省定红色村之一,海丰县新山村革命先烈的优良作风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里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该村党总支部坚持以红色历史、革命精神鼓舞人心,打出了一套“强班子、重培训、抓队伍、严管理”的组合拳,实现了从一个空壳村到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完全蝶变。

新山村的成功实践经验表明,弘扬老区精神,推动老区更好发展,关键是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新山村通过村级换届选举,选好配强“两委”班子后,全力推进贫困村“两个示范”创建和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稳步推进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作承诺、见行动”活动,组织党员挂牌亮身份作承诺,全村56名党员戴党徽、穿“红马褂”,在“党员示范岗”和“承诺树”下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陆丰市金厢镇贫困村下埔村是当年南昌起义部队挺进潮汕时周恩来、叶挺、聂荣臻等同志抢渡碣石湾赴港转沪前夕养病和开展革命活动的地方。新一届村“两委”干部紧紧抓住建设红色示范村机遇,带领全村群众全力建好红色阵地,讲好红色故事,转了村风、促了民风、聚了民心。

新山村和下埔村是汕尾以红色村扛旗引路,打造老区基层党建样本的缩影。不管是在新山村还是下埔村,焕然一新的村庄中心广场,都有着树龄近百年的大榕树,90多年前,农民运动战士彭湃和海丰农会组织便是在大榕树下向农民宣传革命思想。如今榕树依然茁壮挺立,成为来访的各地党组织与党员们上党课、缅怀先烈的精神象征,也成为当地群众活跃文化艺术生活、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去处。

打造“红色文化街”

发展红色旅游经济

而在汕尾的众多革命遗址中,最著名的当属海丰红宫红场。为重新唤起海陆丰人民心中的红色记忆,汕尾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对红宫红场进行升级改造,获得国家4A红色旅游景区称号,并打造了长达2.1公里、全国独一无二的“红色文化街”。去年,海丰县共接待游客465万人次,同比增长31.5%,实现旅游总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35.7%,红色旅游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记者还了解到,汕尾还打造了13个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和百姓舞台,推动红色故事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农村,开展宣讲8000多场。

汕尾市委书记石奇珠表示,汕尾发扬革命先辈传承下来的海陆丰革命精神,奋力走出一条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近年来该市的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走在全省前列,城乡面貌、营商环境都获得明显改善。铁腕重拳整治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成功摘除“毒帽”、根治持续30多年的旧服装“洋垃圾”走私问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样本

小渔村变身 海滨旅游度假区

6月27日下午,媒体采访团来到汕尾城区马宫街道金町村。金町村是汕尾基层党建的典型,2018年获评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成为汕尾市首获该称号的村子。

据金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陈威介绍,该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一方面通过选优配强村级班子,提升组织战斗力,另一方面完善了多项制度,提升依法治村水平,并发挥“夕阳红”志愿服务队、村民小组、老党员干部等力量,形成社会治理全员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走进金町村,过去到处一片脏乱差,污水横流、村道狭窄,变成了马路宽敞、绿化多了,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据了解,近年金町村引进了保利金町湾旅游度假区项目,让全村群众共享发展红利,为了维护群众利益,解决了一二期征地16.2万平方米的留成地问题,解决了全村16周岁以上2300名村民的社保问题。“按照规划,村民每人都能分到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一家四口便能拥有400平方米的房产。”现场接受采访的村民高兴地说。

毗邻金町村委的便是由保利集团开发的金町湾旅游度假区,配套度假区的五星级希尔顿酒店今年5月开业。坐拥美丽洁净的海湾沙滩,游客络绎不绝。

据介绍,金町村原本是个无名的偏僻小渔村,如今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度假胜地,许多珠三角游客都慕名而来。得益于项目的带动,金町村的房产租赁效益也逐年攀升,收入增加了,村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也随之不断提升。

■本版文图:新快报记者 杨英杰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