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保险牌照申请频频“难产” 多家公司打起了“退堂鼓”
日期:[2019-07-18]  版次:[A19]   版名:[财眼]   字体:【

新快报讯 记者刘威魁报道 近两年,保险牌照获批热度消退,越来越多发起设立保险公司的上市公司萌生退意。近日,淮北矿业发布公告称,终止对外投资参与设立国元农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理由是“聚焦煤炭主业,严控非主业投资,提高投资回报水平”。随着监管对险企准入股东审批加严,保险牌照获批前的等待,对股东方的资金实力和真正投入保险行业的决心无疑是一大考验。

筹建进展慢于预期

自2017年上市公司申请保险牌照降温以来,上市公司宣布退出发起设立保险公司的案例并不少见。不久前,二三四五、物产中大、永兴特钢就相继发布公告指出,鉴于华商云信保筹建进度慢于预期,旗下全资子公司将退出发起设立保险公司,不再作为华商云信用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据了解,发起设立华商云信保的7家上市公司中,除浙江荣大招标有限公司外,其余6家均选择退出。

与华商云信保命运类似,由于等待无望,金杯电工、飞天诚信在2017年相继发布公告拟终止参与发起设立九信人寿。此外,去年4月15日美盈森发布公告决定终止参与发起设立长青保险公司。今年2月28日,金发科技也发布公告称,由于发起人之一的中谷农业的退出,已向监管提交撤回设立中合信用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申请。

与此同时,监管对于保险公司的筹建通道也在收紧,保险牌照发放减速明显。据新快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6年国内获批筹建的中资保险公司有12家,2017年降至6家,而2018年以来则为“零批筹”。

进场企业要有独特的商业模式

为何越来越多申请保险牌照的上市公司打起了“退堂鼓”?

“一方面,银保监会的整合,导致整个市场准入节奏放慢,加之监管政策的调整,提高了对股东的资质要求;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提出申请保险牌照历时较长,现如今的行业发展环境与之前产生较大的变化,企业也会进行相应的战略调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室副主任朱俊生分析认为,不少企业可能看到了市场环境变化下,对保险经营面临的实际困难,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则会转而冷静观战或是打消进场念头。

据了解,目前仍有许多上市公司仍在排队筹备申请保险牌照,在申请保险牌照频频“难产”环境下,上市公司是否应该继续坚持呢?“在整个行业转型的背景下,目前市场上很多主体确实面临比较大的压力,但在中国整体的财富总量大、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保险市场仍存在不少机遇。”朱俊生分析称,无论是产险还是寿险,都仍然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保险公司成立后,应该在某些细分领域寻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利用保险科技来降低经营成本,才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朱俊生认为,当下新成立的保险机构,不能简单地追求扩大规模,应该走“小而美”的路线,坚持特色经营。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