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良渚玉器竟是竹管麻绳砂石磨出来的?
日期:[2019-07-21]  版次:[A10]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琮王 反山十二号墓出土

■琮王上的神徽

■线切割示意图。

■以弯弓拉动竹管的管钻实验。

在极其坚固而润泽的玉石之上,远古的先民们是如何雕琢出令今人叹为观止的宏伟和细腻的?治玉,用的竟是最普通而简陋的竹子、麻绳和砂石,你相信吗?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玉琮是良渚玉器的代表,体量突出

2019年7月16日,“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在故宫博物院武英殿拉开帷幕。这次展览汇集了中国9个省市17家文博单位的260件(组)馆藏珍品,是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后相关文物的首次集中亮相。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两件“重器”,是“琮王”和“钺王”。

“琮王”出土于浙江余杭反山十二号墓,它内圆外方,中部贯穿,高8.9厘米、直径16.5到17.6厘米,四角施刻神人兽面纹,是迄今为止雕琢最精美、品质最佳、体量最大的玉琮。玉琮在良渚文化时期是沟通天地人神的礼器,蕴含着良渚先民的宇宙观念和当时的信仰。

与“琮王”同出一墓的玉钺,是目前唯一雕琢有神人兽面纹和鸟纹的玉钺,堪称“钺王”。这种豪华型玉钺是王的权杖,象征权力与威严,柄嵌玉髹漆,上下端装配玉瑁和玉镦。

玉器是良渚文化的代表,而玉琮,则是良渚玉器的代表。“玉琮是良渚先民首创的一种特殊玉器”,广东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吴沫在接受收藏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根据王祺程所著《反山大琮,何以称王》一文披露的数据,在整个良渚文化区域里发现的玉琮数量约有170件,形制囊括了“矮、胖、高、瘦”。与其他类别的玉器相比,玉琮的体量突出,可见地位超群——良渚的王愿意为它付出更多的玉料。

玉琮外方内圆、上下中通的形制很特别

那玉琮究竟用来做什么的?

吴沫介绍,早期的玉琮可能是由玉镯或镯形器演化而来的,经过发展逐渐成为祭祀重器。玉琮外方内圆、上下中通的形制,看上去正与天圆地方、连通天地的诉求对应。目前,玉琮是良渚先民用来和天地、神灵‘沟通’所使用的媒介,这是得到较多学者认可的一个观点”。

在玉琮上的“神人兽面像”,通常被认为是良渚先民崇拜的神像,又被称为“神徽”。“有一种说法是,这个图案呈现的良渚先民共同崇拜的神祇,其下是神祇骑着的神兽。这种图案在玉琮上反反复复出现,有繁有简,而在‘琮王’上呈现出来的是最完整的图像。”吴沫说。

资料显示,“琮王”在每一面的直槽之中,上下各琢刻一个神徽图案,四个直槽内共有八个完整神徽。“神徽像雕琢于玉琮转角处”,这样的规则在良渚文化区严格执行。

有完整神徽的雕刻技艺最令人难以理解

“良渚文化里的玉器,在同时代所有文化中,达到了巅峰造极的地位”。广东省珠宝玉石及贵金属检测中心主任侯舜瑜在接受收藏周刊记者采访时感叹。

玉是坚硬无比的,就算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打造光滑的外方内圆的形制也不是易事。然而,吴沫透露:“良渚文玉琮等玉器所展现出的治玉工艺相当精细,尤其是‘琮王’上的阴刻工艺在今人看来也是叹为观止。然而,根据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以及目前一些学者的研究,这些玉器很可能是用很简陋的工具来实现的,即是利用竹管、麻绳或硬质石片等带动解玉砂来琢磨而成的。目前,香港中文大学邓聪教授在他的《良渚玉工》一书中对他关于良渚治玉工艺的研究成功有很详细的呈现。”

良渚文化石器的玉器,为透闪石类的软玉(与和田玉成分相似),莫氏硬度为5.5-6,金属质地的小刀都很难在上面划出痕迹,因为它的莫氏硬度只有5。先民们则发现了另外的材质——石英砂和燧石,它们的成分同样为石英,莫氏硬度达到7。

于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解玉砂”,就是先民们攻玉的武器之一。

王祺程在著述文章中也详细描述了“琮王”治玉的工艺:“当初,良渚先民们找到加工琮王的整块玉料之后,首先对它进行了设计,用麻绳或动物的筋条带动解玉砂,切割出‘外方’(玉琮四面)带有弧度的造型,然后打样,制作射孔,用竹管带动砂粒,在玉料上下两面进行钻孔,由于两面定位的小小偏差,射孔中部留下了对接的台痕。在这一系列的加工流程中,有完整神徽的雕刻技艺最令人难以理解。”

解玉砂等制作技巧达到了惊人的效果

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神徽上,神人的脸部、羽冠,兽面的眼鼻嘴,都采用了浅浮雕。“那些繁缛的细线,在现代放大工具的观察测量下,显示出‘2.5毫米13根’的惊人数据。将密密麻麻的刻画放大后,几乎没有出格的现象。”王祺程在文章中写道。

即便掌握了解玉砂等的制作技巧,要实现这样惊人的效果,不管是在五千年前还是今天,对工匠的技艺和时间都是一种极大的考验。因此,吴沫赞叹道,当时的良渚先民应该是怀着极度的虔诚,投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玉器的制作上,才得以使一件玉器问世。

在邓聪、曹锦炎所著的《良渚玉工》中,对这些杰出的工匠有一段评价:“(琮王上浅浮雕和阴线刻划)可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宏伟的微刻玉作。琮王作为微刻的对象,玉工擘画规模之巨大,气吞万里,由设计以至最终完成,所秉持惊人魄力和毅力,心夺造化。”

延伸阅读

良渚玉琮 曾经传到珠三角

“良渚文化特别是玉器文化向南扩散,已抵达珠江三角洲及南海沿岸”“香港涌浪遗址出土的石镯,可能是迄今所知良渚玉镯最南的代表”“香港涌浪和深湾是迄今所知拥有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因素最南面位置的遗址”……

谈及成功入列《世界遗产名录》的“良渚古城遗址”,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知名考古学家邓聪11日通过网络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曾指出,过去学术界对良渚文化向远方辐射问题未有足够的重视,从最新考古发现来看,良渚文化玉器曾向四方急速扩张,其中向南发展规模聚集,影响直接且深远。

广东石峡玉器,与良渚关系密切

他介绍说,据近年珠江三角洲及香港沿岸考古发现,反映出良渚玉器强大辐射能力,已覆盖数千公里之外的范围。1973年广东石峡遗址的发掘中出土大量玉器,显示出与良渚文化间密切的关系。

最近珠三角甘草岭遗址出土玉琮,从玉料及工艺分析,其来源于粤北石峡文化,又与良渚玉琮相当一致,说明良渚玉琮南传已抵达南海沿岸。

广州甘草岭遗址出土的玉琮仍然保留有良渚文化时期玉琮一些重要特征,从甘草岭玉琮残留横棱、神人眼睛与素面鼻凸及张口几项设计看,都是良渚文化玉琮的传统。对比显示,不论造型还是材质,甘草岭玉琮都具备良渚文化阶段玉琮的因素,既是石峡文化玉琮伸延,也归属为良渚文化玉琮的体系。

根据广东石峡遗址考古发掘报告,石峡人拥有玉琮、龙首纹玉环、锥形器、宽带臂环等制作技术,均是向良渚文化玉工所学,但制玉技术远不如良渚文化高超。近年广东考古工作显示一些良渚文化风格钺、镯的组合及作坊遗址,在珠三角沿海地方有较多发现,香港涌浪、深湾、下白泥等也是其中代表性的遗址。

良渚玉器向西南和西北跳跃式扩散

邓聪认为,甘草岭遗址出土的夹砂陶鼎、泥质陶豆、玉环、玉琮等,都显示出其与粤北石峡文化、环太湖流域良渚文化的密切关系。

他还特别提醒,珠三角除了发现良渚玉器外,良渚玉工最流行玉器加工工艺砂绳切割技术,也同样有所发现,一些玉琮、玦饰玦口及玉环的内沿,被识别出砂绳切割的痕迹。“因此,良渚玉器与玉器加工技术是同步传播的。”

邓聪表示,甘草岭、涌浪等遗址的琮钺等玉石器的涌现,显示良渚文化玉器具有巨大的辐射影响力,近年考察成都金沙及陕西芦山峁出土典型良渚因素的玉琮,发现良渚玉器向西南和西北方向有超过1500公里跳跃式扩散的可能。(中新)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