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国际欧亚科学院粤港澳大湾区首届院士论坛举行
日期:[2019-07-26]  版次:[G01]   版名:[新东莞]   字体:【

新快报讯 记者杨英杰报道 东莞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如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东莞产业发展又存在哪些机遇?7月23日下午,国际欧亚科学院粤港澳大湾区首届院士论坛在莞举行,11位院士和专家现场积极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建议设数字丝路国际研究中心

在23日的院士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郭华东建议,在东莞设立“数字丝路国际研究中心”。

“我们于2016年联合22个国家发起了为期十年的‘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旨在利用大数据和当代科技手段构建‘数字丝路’,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特有的贡献。”郭华东称,“一带一路”是一个百年倡议,数字丝路注定要在其建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已形成了数字丝路全球网络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环境和地点,建立一个数字丝路的国际研究实体十分重要。

郭华东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将是一个国际创新基地,东莞市是这个创新基地的重要组成。眼下东莞正在打造功能完善、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集聚创新资源,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东莞设立数字丝路国际研究院机构是一个科学的选择。“在莞创建‘数字丝路国际研究中心’将具备几大特点,其中,一是地球大数据高地,集聚并共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球大数据资源:二国际人才聚集区,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立科研机构人员为主的高端人才库。”

发挥独特优势留住企业和人才

珠三角是我国产业基础最雄厚的区域之一,以深圳、东莞为核心的珠江东岸也是制造业配套最齐全的地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在深圳、东莞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常务副主席张景安认为,东莞应进一步将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传统产业做优做强,尽快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积极对接国家政策,加强与国家制造业重点企业、科研院所、相关大学的联系,推动装备制造先进技术与产品落地东莞。与此同时,适时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海洋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丰富和优化产业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些年,东莞承接了许多从深圳、广州等地转移过来的企业和人才,主要原因是因为东莞还是一块价值洼地。”张景安直言,能否把这些企业和人才留在东莞,主要是看东莞未来的营商环境和城市品质。“东莞一直按照‘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在教育、医疗、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水平,这是完全正确的。因此,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持续提升东莞整个城市的面貌和品质,把东莞在房价和生态环境上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对东莞未来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链接

据了解,此次论坛由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东莞市政府主办,旨在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及东莞创新发展”主题探讨未来发展大势,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分享粤港澳大湾区先进科技成果,激发创新活力,进一步推动东莞市科技创新事业的快速发展。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建立于1996年。据执行主席王钦敏介绍,该中心目前集聚了近200位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专家,以及在我国科教界、经济界有着丰富经验的学者。上月底,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基地、数字科学院、水氢科学院落户东莞,接下来将通过这个“智库”,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东莞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高端智力支持。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