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全洪:南汉国比南越时期更强大 因垄断市舶之利而富殷
日期:[2019-07-28]  版次:[A10]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石柱础

■青釉双凤纹瓦当

■绿釉建筑饰件

■玻璃瓶

■石镇兽

■青釉执壶

简介 全洪 文博研究馆员,南越王宫博物馆馆长。

“岭南两千年不变”的中心背后是两个朝代的发展史

行走在高楼林立的广州中山四路,很多人估计都不曾想到,这个地方曾孕育了历史上的两个王朝,而且他们相距一千年的宫殿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个地方。现在的南越王宫博物馆区域是南汉王宫的核心区域,也是当时皇城所在地,无怪乎这里一直被称为“岭南两千年不变”的中心地。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南汉曾是独立的王国

收藏周刊:南汉是个怎样的朝代?

全洪:有关南汉的历史,相对于其他朝代史书记载不多,主要有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的《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宋代欧阳修撰《新五代史》,以及清代岭南人梁廷枏纂《南汉书》和吴兰修的《南汉纪》。按照后面的历史研究的说法,当时的南汉,可以理解为割据的政权,甚至是独立的王国。

在五代十国那个时期,南汉跟其他地方不同,比如与江浙的吴越就有所不同,吴越只是自称王,先后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等中原王朝为正朔,并且接受其册封。但南汉政权所在的几十年,他并没有接受中原政权的册封,而是自己称王,并有国号大越,改元“乾亨”,第二年改国号为“汉”,历三世,史称南汉。

收藏周刊:但对于南汉王朝存在多长时间,尚存争议?

全洪:也不是争议,是对计算统治时间的方式不同。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灭南汉后发布《岭南道行营擒刘鋹露布》:“平七十年不道之邦。”《大宋新修南海广利王庙之碑》“五岭外郡,遂为刘氏所据,殆七十年。”就认为南汉统治近七十年,欧阳修撰的《新五代史》也是这种说法。应该就是按照从公元907年刘隐被唐封为清海军节度使开始算。但薛居正《五代史》则从称帝算起,因此只有五十五年。在英德撰于乾和七年(949)的摩崖石刻《碧落洞天云华御室记》记“大汉享国之三十有三”,由此推算南汉帝系为五十五年。

南越王宫的规模与南汉王宫不能同日而语

收藏周刊:如果跟南越国相比,南汉国的版图有什么不同?

全洪:总体应该是差别不大。但南汉国的版图是不断变化的。总体版图是东至今广东福建之交;北抵湖南郴州;西控广西大部;南逾海南岛。周边与闽、南唐、楚国和少数民族政权——南诏等相邻。但从国力的角度,当时的南汉比其他同代的小国,是比较强的,经济也比较发达。

收藏周刊:如果对比此前一千年的南越国,也是强大了?

全洪:从考古发现的情况看是强大了,这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虽然城区面积变化不大,但从宫殿的规模来看,就不能同日而语了。目前已挖掘的南越王宫1号宫殿,东西墙才三十多米,南北约二十米。

而南汉王宫发掘出了大型建筑构件,其桑墩之大在我国建筑史上比较少见。比如我们发掘的南汉王宫中的十六狮子柱础,外径达到1米,柱径达0.6米,其宫殿规模之大,可以想见。文献所见的宫殿有昭阳殿、万政殿、乾和殿、文德殿、集贤殿,以及列圣宫、龙德宫等。

在宫中除了有规模宏大的宫殿,还有赏心悦目的池苑。池苑中有假山、水井,并种植荔枝等植物。当然,南汉王室还在广州城周边建设离宫别苑,如广州城东的甘泉苑,城西的芳华苑、药洲等园囿,还有在珠江南岸小谷围发掘的“昌华苑”遗址、芳村“大通烟雨”遗址,以及文献中流传的“郊坛”、刘王殿、刘王廪等遗址。如今位于广州市教育路的药洲遗址,还有藏于广州博物馆刻有“芳华苑专用”的铁花盆等,都是那时建设离宫别苑的物证。

唐代之后流行薄葬,导致所存文物不多

收藏周刊:但从文物的角度看,外界认为南越国是个很发达的朝代,而南汉遗存的东西并不多,甚至知道的人,也不多?

全洪:这与汉代跟南汉的社会思想发生的变化有关。汉代盛行厚葬,汉武帝“独尊儒术”,提倡孝廉,当时的科举制有一个环节,叫“举孝廉”,要参与考试的人,必须得到当地官员和乡绅从“孝”与“廉”德行方面考核再推举。这使得尊孝在民间流行。孝道的另一个体现则是对故去之人进行厚葬。但到了曹魏,经济实力不佳,曹操就提倡薄葬,目前我们能够了解古人生活的,往往是通过墓葬发掘的出土文物来判断。南越王墓的文物比南越王宫的要好,是十分正常,因为最精华的东西才会拿去随葬。而王宫的多为建筑材料和日常生活用品。

加上及至唐代,人们逐渐信佛,开始流行薄葬。从墓葬的角度讲就是“盛唐不盛”,墓室很小,随葬品确实太少。但我们从社会生产力的角度,从瓷器发展方面看则并非如此,包括唐代的邢窑白瓷、越窑秘色瓷等等,水平都非常高。

南汉政府深度介入了海外贸易

收藏周刊:当时的南汉对外交流也已经很频繁?

全洪:实际上,南汉在立国前后就已经控制了海外贸易。唐代的海外贸易业已形成一套制度。因此,南汉国因垄断市舶之利而富殷。为了维持宫内的奢靡生活,南汉中宗刘晟还派出“巨舰指挥使”抢掠商船。市舶使是被唐玄宗派遣到广州与地方官员一起管理海上贸易、拣选宝物的特使。南汉定都广州,不必再派遣使者,直接在城里设置一个机构管理对外贸易。因此,我们认为,南汉在海外贸易方面除传承唐代既有的制度传统外,又为宋代的海外贸易奠定了基础。在南汉灭亡的同年,北宋就在广州设立市舶司,若没有南汉的基础,不可能这么快设置相关机构。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南汉海外贸易不仅没有中断,而且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10世纪“印坦沉船”的发掘,其中打捞的刻有桂阳监制作的“盐务银”“盐税银”等铭文的大量白银及南汉“乾亨重宝”铅钱,充分证明这艘外国籍的沉船船主是直接与南汉国交易的,是南汉政府深度介入了海外贸易的体现。

当时的广州,同样住着很多波斯人和东南亚人。南汉王宫曾出土玻璃、波斯蓝釉大瓶碎片等海外舶来品。可见,海外舶来品是南汉王宫的珍藏。

在生活上,更多是反映在饮食和医药上的变化。而当时的大食国,医疗水平很高,尤其擅长治疗与眼睛相关的疾病,另外,他们还带来了很多花卉植物,包括素馨花、茉莉花等,还有蔷薇水等香水。

收藏周刊:我们在展厅里也看到有玻璃器,当时的玻璃器量大吗?主要用途是什么?

全洪:我们发掘南汉康陵的时候,其实经过拼对发现,当时的随葬玻璃器至少有两百个个体,体量很大。但似乎仅限于王室用品,主要用来饮水、饮酒。另一方面,那些特别珍贵的玻璃器皿可能用作供奉祭祀。从考古发现的情况推测,当时的老百姓是用不上玻璃器的。曾经国内在一些寺庙的地宫发掘出了玻璃器,其与舍利子等放在一起,说明玻璃器在当时的地位是十分高的。

收藏周刊:药洲是不是也因为受外来药品的影响而建起的?

全洪:没有太多证据证明外来文化与药洲建造有直接关系。药洲所在的“九曜园”在宋代史书确有记载说是南汉建起的,但我们能看到的一些痕迹,基本都是宋代遗存。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