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肠胃很“矫情” 避免“暑”“湿”才可安然度夏
日期:[2019-07-30]  版次:[A20]   版名:[新健康]   字体:【
■廖木兴/图



吃到不洁的食物会拉肚子,低温空调房呆久了肚子会“抗议”,压力大肚子也会“闹腾”,甚至水喝多了都有问题……在肠胃病高发的夏天,你中招了吗?中医专家提醒,夏季“暑”“湿”二邪容易侵袭人体,要保护好“矫情”的肠胃。

■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侯阿贵

90后常年熬夜喝冻啤导致胃糜烂肠溃疡

“他每年都会出现三四次急性胃肠炎,急性期过后也没注意调理脾胃,现在已经发展到慢性肠胃炎了,后悔不已。”固生堂名医吴依娜主任口中的这名患者今年才21岁,从十几岁起就经常喝冷饮和冰冻啤酒,打游戏熬夜,时饥时饱,每年都会出现三四次急性胃肠炎。

但是,每次急性期过后他就当没事,几年后感觉胃脘胀、嗳气、泛酸,并出现饱痛和饿痛,吃东西稍微不注意或在外面吃东西就容易腹痛腹泻、畏寒、疲倦乏力、胃口差,人也十分消瘦。做胃镜和肠镜一查:慢性糜烂性胃窦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肠镜显示:慢性结肠炎。

吴依娜表示,肠胃病主要会影响消化功能,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或久治不愈,会导致慢性胃肠炎,引起肠胃黏膜糜烂、溃疡、严重的出现穿孔甚至癌变。同时,肠胃病还会在体内堆积毒素,阻断人体营养来源,使人体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出现烦躁、焦虑、不安、失眠等不良的精神症状。部分还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病、肝胆疾病、贫血、糖尿病、性功能减退等。

夏季肠胃病高发与冷刺激、食物污染等有关

“炎热的夏季人体容易有胃肠道症状或者容易罹患胃肠道疾病,主要有急性胃肠炎(脘腹疼痛、呕吐、腹泻等)和消化不良(出现嗳气、腹胀、食欲不振)。”吴依娜表示,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细菌污染食物。夏天细菌易滋生,蟑螂、苍蝇最为活跃,食物保存不当就容易变质污染,误食易使胃肠道发生感染。

二、夏天饮水多,胃酸被冲淡,灭菌能力也会下降。

三、生食蔬果。大量生食果蔬,特别是被细菌污染过或有农药残留的果蔬,就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

四、冷饮刺激。冷饮刺激导致胃酸减少,影响消化,甚至发生肠道痉挛而腹痛、腹泻。

五、大量饮冰啤,吃辛辣烧烤食物、海鲜等。

六、低温空调影响。寒冷空间导致胃肠道血供相对减少,黏膜修复受到影响。

“暑”“湿”二邪侵扰是肠胃病发主因

中医认为夏季为“暑”“湿”二邪所主导。吴依娜表示,暑邪致病有显明的节令性,其特点有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伤津耗气;暑多夹湿。因此,心脑血管疾病、中暑、胃肠道疾病等高发。而暑多夹湿,表现为发烧、烦渴、四肢困乏、胸闷呕恶、大便溏泻而不爽、苔黄腻等,容易让胃肠疾病发作。

暑邪夹“外湿”侵犯人体,湿邪困脾,导致脾胃虚弱,而脾胃虚弱又容易生湿邪……这是恶性循环。因此,夏季应避免“暑”“湿”二邪的侵扰,要注意饮食起居,若有感受风寒暑湿的,要外散风寒暑湿,理气化湿和中。且在急性期过后要适当健脾和胃。

夏季也容易让肠易激综合征发作,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肠易激综合征其实也跟脾胃的功能有关,脾虚的人,加上肝气不调达,就很容易诱发。一般可健脾疏肝和胃、调节情绪,就不易复发。

家中可常备肠胃药如藿香正气丸(液)、黄连素片、腹可安、保济丸、保和丸、健胃消食片等。如果夏天有急性胃肠炎,可服藿香正气丸和黄连素片,但是腹痛腹泻严重的要就医;消化不良可以服一些保和丸、健胃消食片等。

吴依娜

●专家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生,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临床中药学会专家,广东省科技厅评审专家,广东省文化养生协会专家。广东师承教育研究中心导师,中医师承专家委员会副主席,在首届岭南好中医评选活动中,获妙手回春中医内科奖第一名。

长期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的配伍与临床应用、中医药与养生保健。重视传统中医辨证,用药精准,疗效较显著。

擅长:治疗胃肠病、咳喘、高血压、失眠、痤疮,痛风、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糖尿病、急慢性咽炎、口腔溃疡、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孕前及产后的体质调理、亚健康调理、肿瘤放化疗及手术后的调理及各种内科奇难杂症。

出诊信息:固生堂广州东山分院、骏景分院

Tips

两则健脾和

胃食疗方

吴依娜推荐了几款适合暑热天喝来健脾和胃的食疗方:

食疗一:薏扁健脾化湿汤

【材料】薏苡仁30克、炒白扁豆15克、山药30克、赤小豆15克、陈皮10克、猪脊骨适量,煮汤。

【功用】健脾化湿和胃。适合夏天暑湿困阻脾胃,大部分人可以服用。

食疗二:冬瓜陈皮水鸭汤

【材料】老陈皮10克、薏苡仁20克、白莲子15克、红枣10克、荷叶10克、冬瓜水鸭适量煮汤。

【功用】清热解暑,健脾和胃。适合暑热天喝。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