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把减轻病人的痛苦 当做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
日期:[2019-08-12]  版次:[A10]   版名:[好医生好故事]   字体:【
■李传翔常说,“要做一名有良心的医生”。


广州华新骨科医院副院长兼麻醉科主任李传翔

·篇首语·

人生最大的痛点,无非生、老、病、死。每一个,都与医生相关,所以,他们一定是你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人。

其实他们和你我一样,是肉体凡胎的凡人,有同情心、同理心、悲悯心;但一般人经历的生死惊心动魄,却是他们每天面对成败交替上演的日常。

这样的情况下,医患双方的认知相距有时真有点遥远,但所幸,双方又是面对同一个敌人的战友——康复是打胜仗后的巨大奖赏,它既属于病人,也属于医生。

有时候他的一句鼓励,就成了你坚持下去的支撑。

有时候你的一份信任,就成了他放手一搏的勇气。

我们相信,医学的进步、人类的前行,都与这些支撑和勇气有关。

又是一年中国医师节将近。去年7月-8月,在相关主管部门及广东省医学会的指导下,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新快报主办的“向善而生——好医生好故事”活动向“8·19中国医师节”致敬。今年,我们的“敬佑生命——好医生好故事”第二季也正式开启——我们希望记录这些故事,关于这些我们为生命所做的共同努力。

不论你是医生,还是患者,如果你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故事,请通过gdgooddoctor@163.com告诉我们。我们将择其中突出、优秀者进行采访,相关报道及视频将在报纸、ZAKER广州、新快报官博官微同时推出。

误打误撞闯入了医学界,被比较少见的麻醉专业录取了, 广州华新骨科医院副院长兼麻醉科主任李传翔笑言自己学医完全是个“误会”。

不过,在麻醉领域,李传翔却如鱼得水,33岁时就成为一家公立三甲医院的麻醉科主任。

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当大家都以为他会就这么按部就班走下去的时候,李传翔却激流勇退,选择了一条艰难的创业之路,走上了社会资本办医之路。

李传翔有着自己的初心,他想“让市民改变对社会资本办医的看法”,希望市民看到社会资本办医,联想到的不再是收费高或资质不够,而是更人性化、更全面,可能还会更便宜的医疗服务。

医者初心 从“误会”到走心

“我学医完全是个误会。”李传翔有点调皮地笑着说。

1991年夏,李传翔高中毕业,彼时的他对自己的未来一无所知。报了医生这个专业,误打误撞被当时比较少见的麻醉专业录取了。他的医学生涯就此开启。

1996年,李传翔顺利毕业,进入了一家部队医院当军医。在部队医院工作时,李传翔深感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用,工作三年后,他选择回炉深造。

2002年,李传翔麻醉学博士毕业,到广州一家公立三甲医院的麻醉科工作。期间,他和他的团队挽救了无数危重患者的生命。从抢救身中数刀、全身血液换过7遍的危重患者,到为103岁的长期卧床老太实施麻醉及术后重症监护治疗;从抢救全身多系统器官衰竭,实施第一例血液净化,到为重度黄疸的患者实施床旁ERCP……

在医院,麻醉科的工作也比较特殊,与其他科室有些不同。麻醉科医生和患者的交流,大多数局限于病史的询问。李传翔介绍,很多病人都是紧张忐忑地进入手术室,做完手术,又都昏昏沉沉地在麻醉苏醒状态中被送出手术室,“麻醉大夫在手术当中提供麻醉服务的过程,很多患者并不知道。”李传翔经常告诉麻醉科的同事,要从良心出发,“要把减轻病人的痛苦当做自己工作要解决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要做一名有良心的医生。”这是他常挂嘴边的一句话。

在麻醉领域,李传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在33岁时成功当选麻醉科的科室主任。在担任麻醉科主任的13年里,李传翔做到了麻醉零死亡、零纠纷和零投诉,被誉为“无影灯下的生命守护神”。

艺高胆大 透过现象看本质

随着救护车的声音,一位因车祸受伤的年轻人石头(化名)被送进了手术室。他腿骨骨折,需要进行手术,可是正当麻醉医生准备麻醉时,患者出现了很严重的并发症。

“他这个状态不能麻醉做手术。”医生只好退而求其次,只打了石膏固定腿部。几个月后拆石膏,石头发现骨头被畸形愈合,还是不能走路。

不甘心的石头经人介绍,找到了李传翔,希望得到求证并再次手术。

“这在我们当初学习的时候,就是一个不能使用麻醉的典型案例。”起初,李传翔也被石头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以为患者无法麻醉,正当他准备告诉石头结论时,一个念头闪过:“或许患者的心律不齐和患者的血流动没有特别的关系?”

李传翔搬来凳子,坐在患者身边,开始了长时间细心的观察。半个小时后,李传翔兴奋地给了石头他希望的答案:你的病可以治了!

可以使用麻醉的石头很快便被安排了骨科手术,彻底治好了腿疾,能走路了。“可能更多的是从体征中找到根本原因,才能去解决它。”李传翔沉思后对记者说。

变身管理者 让更多患者感受舒服

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当大家都以为他会就这么按部就班发展事业的时候,李传翔却激流勇退,选择了艰难的创业,他走上了社会资本办医之路。

在医院整体建设过程中,在公立医院干了十余年的李传翔把公立医院的痛点考虑进去。李传翔用一些小细节“麻醉”着孩子们,比如他细心地观察到,孩子从离开家长到进入手术室这段路,尽管短短百来米却十分痛苦。

于是,医院的手术室外面放置了很多玩具用于吸引孩子的注意,又用“火车”专门带孩子进手术室。“我们摆放了小火车,把小孩子送进手术间,可以缓解他们对手术的恐惧,孩子在进手术室就会更配合。”李传翔说。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的麻醉方式对小孩子造成的心理压力很大,很多小孩“怕进手术室,怕打针”。于是李传翔采用滴鼻的方法,让孩子在不用看见针头的情况下进行麻醉。“这样不仅让小孩更加舒适,也减轻了我们医生的负担。”

李传翔说,他的初心是“让市民改变对社会资本办医的看法”,希望市民看到社会资本办医,联想到的不再是收费高或资质不够,而是更人性化、更全面,可能还会更便宜的医疗服务。

同题问答

什么是好医生?

李传翔引用了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一句话——“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经常去抚慰”。他说,这句话是一个好医生应该牢记在脑海里的,“现在的一些疾病,我们能治愈的不算多,要帮助的有很多,做得最多的,是用心去抚慰患者”。

“以最少的创伤,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李传翔认为作为一名好医生,不仅需要不忘初心,从生理上解救患者,更需要懂得如何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让患者更快地从创伤中走出来。

■策划:新快报记者 张英姿 肖萍 ■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实习生 刘荣章 ■ 摄影:新快报记者 孙毅 实习生 余宁 石娟 廖依翎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