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岭南书法的多元之风
日期:[2019-08-18]  版次:[A08]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李鹏程书法

■李卓祺书法

■董百振书法

■靳继君书法

■罗可尧书法

岭南书风的提法在书法圈谈论了数年,但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书风,却并未有定论。一曰在岭南画派影响下的广州美院的书法阵营,二曰以曹宝麟为首的暨南大学阵营,三曰中大、华师古文字学(或者文献学)背景的书法阵营。哪个能作为岭南书风的主流?

在连登看来,岭南书风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包容”。这似乎一语中的,正因为岭南文化的包容与开放,多种脉络的延续足以构成岭南书法的多元发展。

而事实上,书法自古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从秦代的篆书,到汉代的隶书,再到唐代的楷书……每个朝代都因应时代发展而形成不一样的书体,到了晚清,碑学的重大突破,更使得书法面貌丰富多彩。

今天的岭南书法,一方面有传统的根基,另一方面,在开放融汇的文化语境中,也有了不少的新鲜尝试。

不管是岭南书法,还是岭南文化,都不能一词以冠之,这正是这里的特色,因此,非要说什么是岭南书风,那可能说那是一股“包容与多元”之风,不会有人反对吧。

(收藏周刊编辑部)

岭南书坛很多地方都值得现在的书法家学习,比如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碑派书学。梁启超的《书法指导》成为了讨论近代书法美学的第一人。容庚先生的《金文篇》也被奉为金文研究经典,商承祚先生的《殷虚文字类编》是最早的甲骨文字典,麦华三的《岭南书法丛谭》也是研究广东书法史的重要著作。这些前辈大家不但在书法造诣上有自己的独特面貌,也留下这些重要的著作,这些都是岭南书坛重要的宝库,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统筹:李世云 ■采编:潘玮倩 陈福香 梁志钦 曾贵真

顾问团队(排名不分先后)

潘 鹤 吕伯涛 刘斯奋 许钦松 陈永锵 单小英

卢延光 楼 钢 黎 明 方 土 雷 敏 许鸿飞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