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用“网语”品读古诗词 让古诗词活在当下
日期:[2019-08-19]  版次:[A07]   版名:[城事]   字体:【
■昨日,在琶洲展馆举行的2019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异常火爆,市民在现场尽情挑选喜欢的书籍。



王立群首次做客南国书香节:

8月18日,著名文化学者、中国诗词大会嘉宾王立群教授携新作《王立群妙品古诗词》首次做客南国书香节,给读者献上一堂风趣幽默、见解独到的诗词讲解课。“我喜欢上网,天天看新闻,现在还在写头条,录抖音。”活动刚开场,王立群指了指身旁的手机说,“现在它正录着直播呢!”他表示,自己在新作中加入了大量的网络用语,如“确认过眼神”等,目的是把古典诗词带到当下语境中,与当下的生活联系起来。

●谈新作

讲史与解诗二者并不矛盾

提起王立群,许多人的第一反应 “他是一位研究历史的学者”,而忽视了他的真实身份——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典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王立群说,实际上他在1982年研究生毕业时便开始研究古诗词,在河南大学教授古代文学的时候开始深入接触古诗词,“讲《史记》和讲古诗词对我来说二者并不矛盾,都是我在大学讲的课,所以说二者是一致的。”

至于新作,《王立群妙品古诗词》是王立群以数十年学术造诣,精选100首经典古诗词,将教学中教授古诗词的独特感悟著作成书。

在王立群看来,该书的最大特色是对诗词讲解的独家点评,没有对一首诗逐字逐句地去讲,而是抓住一首诗最重要的地方,并且只讲他最感兴趣的地方。可以是名句,可以是作家写这首诗、这首词时的生存状态、心理状态,感觉抒发完了,文章也随之结束。“这样一来,就造成了这本书的点评往往是发前人所未发,道今人所未言。”他说。

●谈用语

网络语言可贴近当下生活

在书中,王立群用了很多随性甚至很时尚的语言。例如,他从男子化妆角度解读《离骚》,说李白的诗集就是一部《狂人日记》,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是北宋版的“舌尖上的中国”……他读李商隐的《无题》诗,写的是一场“确认过眼神”的美丽遇见与回肠荡气的无奈转身;品评张九龄的《感遇·其一》,品出的是“我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自己”的自信与坚守……

在接受采访时,王立群表示,新书中有很多时尚的语言,都是日常脱口而出、自然流淌笔端的。“我喜欢上网,天天看新闻,现在还在写头条,录抖音。网上有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非常生动有趣。用流行网络语言来点评古诗词,表达古诗词的意境,让古诗词活在当下的语言里,与当下的生活联系起来,我非常愿意这么做。”

●谈诗教

学生自学与老师讲解相结合

本书中精选的100首经典古诗词,其中有75首来自语文教材。王立群介绍,书中所选的诗词与语文教材的重合率很高,大部分诗词孩子们都在课堂上学过。诗是同样的诗,但书不是同样的书,在《王立群妙品古诗词》中读者可以看到新颖的观点和文字表达,“‘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给予孩子一种与课堂截然不同的诗教,所以我讲的是自己对古诗词独到的见解”。

谈及教育部统编版语文教材加大了古诗词的比重,王立群拍手称赞,“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非常适合学生时代学习。”在学习诗词上,他建议学生自学和老师课堂讲解相结合,应当鼓励学生自学,多看一些学者写的书籍,拓展知识面。

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

军旅生涯提供丰富创作源泉

书香节开展第三天,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携其新书“沈石溪军旅系列”做客南国书香节,走近小读者,分享他独一无二的创作经历与趣事。记者在现场见到,活动还未开始,现场已经水泄不通,人头攒动,读者纷至沓来。

沈石溪是孩子们熟悉的动物小说大王,孩子们对于他的作品更是如数家珍。《狼王梦》里为圆一个狼王梦想而努力培养子女的母狼紫岚,《斑羚飞渡》中面临种群危机而牺牲一半以换取另一半生存机会的斑羚,还有《最后一头战象》里描绘的将自己掩埋在战友旁边的象兵嘎羧……沈石溪笔下这些丛林、高山、雪原的动物群像,传达出人类故事所难以表现的野性生命力和对大自然的深刻认知,竖起了一面重视生命意识、弘扬生态文明的“动物文学”大旗。他的作品多次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并被翻译为英、法、俄、韩、越等多语种在全球出版发行。

在这次见面会上,沈石溪向读者分享了最新出版的作品“沈石溪军旅系列”,并讲述了许多他创作故事背后的真实事件。原来沈石溪16岁时在被称为“动物王国”的西双版纳当上一名边防战士,并在当地生活了18年之久,而这一段经历也成为了沈石溪老师的创作的故事来源。在现场,沈石溪老师还讲述了边防战士与马鹿的故事,故事感人至深,现场的小读者一个个都听得入了迷。

沈石溪表示,期待喜欢他动物小说的青少年读者朋友,也能来读一读他的军旅小说,这不仅是他动物小说的延伸阅读和拓展阅读,更是一种寻根阅读。钢铁意志、军人血脉和士兵情怀,是他精神的活水源头,源源不断地为他的文学创作注入力量和灵魂。

现场互动环节中,有小读者问如何更好写作的问题,沈石溪建议,首先要拓宽阅读面,其次最重要是对写作的对象有爱心,要关注其有趣的细节。

延续“笑着涨知识”的基因 让读者更易理解唐诗的原意、深意和诗意

漫画作家陈磊和创作团队携《半小时漫画唐诗》亮相南国书香节

8月18日,漫画作家“二混子”陈磊和创作团队携《半小时漫画唐诗》亮相南国书香节,为读者分享背后创作的故事。

陈磊,原是上汽集团的一名汽车设计师,出于对历史的兴趣,他创办了公众号“混子曰”,将枯燥的历史、文学转换成有趣的漫画形式,其富有创意的手绘形象和历史段子,深受90后、00后等年轻群体的喜爱。

作为“半小时漫画”系列的最新作品,《半小时漫画唐诗》延续了“笑着涨知识”的基因,通过手绘和段子,带读者熟读唐诗三百首背后的故事,准确理解唐诗的原意、深意和诗意。

陈磊表示,此次《半小时漫画唐诗》抛开复杂的注释,从唐诗的创作故事着手,希望让小读者真正理解这些千古名句背后的喜怒哀乐。

“最初看到同龄人对一些历史知识掌握并不准确,于是创立了‘混子曰’公众号,实际上是为成年人而作的。”在现场,陈磊看到读者中有不少小学生,他表示,最初创作时,没有想到能收获这么多小读者。

对于《半小时漫画唐诗》,读客文化总编辑许姗姗表示,传统课堂上的诗词教育往往强调死记硬背,《半小时漫画唐诗》之所以受到热捧,是因为它用孩子喜欢的方式讲唐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理解。

在读者问及未来创作方向时,陈磊和团队表示目前正在努力创作《半小时漫画中国史4》,今后还会拓宽领域,倾力打造通识系列丛书,让读者轻松学习并掌握严肃的知识,实现“看半小时漫画,通各领域知识”的初心。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何生廷 吴晓娴 实习生 林凌 通讯员 闻香 ■图片: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