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银行“躺赢”不再 存贷息差将进一步缩小
日期:[2019-08-20]  版次:[A16]   版名:[财眼]   字体:【

LPR改革来了,利率市场化迈出了实际性一步

利率市场化终于迈出了实际性的一步。近日,央行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自2019年8月20日起,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30分公布LPR。报价行类型在原有的全国性银行基础上增加城商行、农商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由10家扩大至18家,今后定期评估调整。不少分析认为应用LPR到贷款定价中后,对于中小银行而言是一次极大的考验,不仅需要有更完善的风险管理能力,还会进一步缩小其存贷息差空间。

■新快报记者 许莉芸

打破利率传导的“最后一公里”

此前贷款基础利率(Loan Prime Rate,简称LPR)LPR报价银行团由10家商业银行组成,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个交易日根据各报价行的报价,剔除最高、最低各一家报价,对其余报价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后,得出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平均利率,并于11:30对外发布。也就是说LPR代表了银行业最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因此对其他中小银行的贷款利率定价具有参考价值。

然而在银行实际业务中,LPR价值尚未得到发挥。据新快报记者了解,此前银行信贷部门放贷时大多仍参考基准利率定价。“目前我国的贷款利率上、下限已经放开,但仍保留存贷款基准利率,存在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利率双轨’问题。”央行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银行发放贷款时大多仍参照贷款基准利率定价,对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形成了阻碍。

此外,在原有的一年期一个期限品种基础上,还增加5年期以上的期限品种,这可以为新增中长期贷款的利率定价提供依据,将有助于引导银行中长期贷款,降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不仅如此,为了提高报价行的重视程度,报价频率也由原来的每日报价改为每月报价一次。有分析认为,这一变化可以提高报价行的重视程度,避免报价的高频波动,提高报价的稳定性和可参考性。

此次LPR改革也是我国利率“双轨合一”最关键的一步。根据监管多次发言来看,如果最终利率实现市场化定价,结果可能就是逐步弱化甚至取消存贷款基准利率,能够更好发挥利率价格对资源配置的功能。

银行风险管理迎挑战 存贷利差将收窄

贷款利率逐步市场化,对于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来说,比如如何风险管理、存贷利差等方面会带来不小冲击。

“利率并轨后银行的信贷利率会下降,存贷款息差收窄,银行可能会下沉信用资质,信贷风险监测和定价能力需要大幅提升。”平安证券宏观团队认为,一旦存款利率实现了市场化,银行的负债成本整体上行,部分银行可能不得不提升贷款利率,该阶段是银行经营压力最大的时期。

国信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剑进一步分析认为,在利率并轨的过程中,修炼“内功”显得迫在眉睫。“在利率完全市场化环境中,肯定会意味着利率波动、资金波动的加大,银行的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加大,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能力。”

华泰分析师张瑜也认为,此前中小银行的中小企业、民企贷款占比高,利率也很高,但此后应用LPR到贷款定价中,需要准确核算自身资金成本、客户的信用溢价和期限的风险溢价。否则,简单应用国有大行对客户提供的定价标准,不一定能覆盖自身经营成本,或引致亏损。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