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老百姓需要啥,我们就做啥”
日期:[2019-08-28]  版次:[T26]   版名:[广东扶贫特刊]   字体:【
■白沙村驻村扶贫队员在贫困户颜崇惠家家访。

■白沙村如今干净整洁的村貌。

■总计投入200多万元协助复通的白沙村灌溉水渠。

■贫困户沈寒钟两口子在自家正在修建的新房门前。

■正午的白沙村正在翻晒稻谷的村民。

村容村貌变了,村民幸福感高了

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定点帮扶汕尾陆丰白沙村

十年来,广东省慈善总会发挥慈善优势,广泛发动社会各界踊跃捐赠,成功走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扶贫济困道路。

台风到来前一天的正午时分,在汕尾市陆丰桥冲镇白沙村,在分明的蓝天白云和夺目的艳阳下,干净的小村庄与不远处的稻田、青山相互辉映,显得尤为静谧。

有村民顶着烈日在“风水池”边的空地上翻晒稻谷,还有人在大汗淋漓给自家新屋粉刷着外墙……

同一地点,三年前眼前这一切还是不存在的——那会儿是垃圾遍地、土地泥泞、道路不通,甚至没有自来水到户,村民吃水要用钱买;晚上村里没路灯照明,想外出散个步都难,村民幸福感极低。

2016年4月25日,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机场集团”)开始定点帮扶白沙村,派驻专职驻村扶贫工作小组。集团领导高度重视,经多次实地考察、反复走访调研,提出了“民生先行”的精准帮扶策略,“老百姓需要啥,我们就做啥”,是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三年多来所践行的“真扶贫”目标和行动准则。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斌

■图片: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

曾经

吃水靠买,种地靠天

在广东省2277个贫困村中,白沙村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广、在册人口多、可用耕地面积少、贫困发生率偏高、贫困户占比较多、村集体长年收入为零,辖内三个自然村包括白沙、龙珠和德安,总人口一万多人,贫困户有253户1200余人。

尤其是近些年,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可用耕地面积少及基层管理组织相对薄弱等种种原因,导致村况每日愈下。村里基础设施条件差、卫生状况差,村民“吃水靠买,种地靠天”,村集体更是长年零收入,莫要说带动村民致富,光是维持村两委正常工作都成问题。

面对如此情况,机场集团在正式定点帮扶白沙之后,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主要领导每年多次到村调研促进扶贫工作,亲自和村民交谈,为白沙村的精准扶贫找准方向。特别是在扶贫工作队正式入驻不久,机场集团主要领导就亲自带队,现场调研白沙村村民生产生活情况,提出“要以民生为先,大力帮助白沙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村容村貌,打造宜居乡村,为全村持续发展奔康奠定基础”。公司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也多次到村调查、研究、发现和分析问题,指导解决实际问题。

在机场集团领导的亲自部署和指导下,驻村扶贫工作小组完全放开手脚工作,多次征求村民意见、实地走访考察。依托集团自身强项,组织公司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和驻村干部反复现场调研,结合村实际制定出《机场集团对口帮扶白沙村三年规划》,确定了“民生先行”的工作基调,以“普惠项目、民生工程”为重点,以提升白沙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主旨,以打造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乡村为目标,拿出了一揽子的精准帮扶白沙村的规划方案。

三年来,机场集团共投入1200余万元,将白沙村的安全饮水、排污改造、垃圾处理、村道硬化、路灯安装、灌溉用水等六大民生关联项目切实落实推进到位。

机场集团充分利用公司自身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方面的行业优势,派出专业人员,在基础设施建设帮扶项目各环节和重要节点进行监督指导,确保项目高标准、高质量,要求“经得起村民检验、经得起上级审验、经得起时间考验”。截至记者采访时,白沙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均已完工,村民出行、休闲环境和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

如今

路通了,水来了,灯亮了

这六大民生工程背后,是机场集团驻白沙村扶贫工作队员们三年来的汗水和付出的艰辛。以总计投入200多万元协助复通的白沙村灌溉水渠为例,全长5.2公里的灌溉水渠,由于年代久远及各种历史原因,已被废弃停用30多年,村里大多数人都已记不清原水渠的线路走向,只有白沙村党委副书记沈明福还依稀能记得。有着18年村干部经验的沈明福,与机场集团驻村扶贫工作队一起,为复查核实灌溉水渠的通路,顶着烈日徒步走了两个来回。

从数字上看,5.2公里的长度似乎并不长,但因废弃时间久,且原水渠线路贯穿了包括白沙在内的三个行政村,渠边杂草丛生,要不是沈明福凭记忆,一般人还真找不到水渠的原始走向。

更难处理的问题是灌溉水渠所经线路途中,还有非白沙村村民给先人修的坟墓,机场集团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站在现已完成复通的水渠旁告诉记者:“当时,光是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就做了三四个月,最后采取加装暗管暗渠的方式迂回过去,才解决了问题。”

工作队告诉记者:“之所以要复通这条灌溉水渠,主要目的有二,一是灌溉用水,二是养殖用水。白沙近海,水咸,灌溉水渠的水是山上大岭水库引下来的山泉水,可稀释冲淡水的咸度,便于当地进一步发展相关养殖产业。”

如今的白沙村,村民家中都通了自来水,这也是机场集团帮扶项目中最受村民称道的项目。据村干部介绍,白沙村靠海,地下水盐度高,只能洗衣洗菜,吃的水要用大桶每天去买。虽然镇里兴建了自来水厂,但由于经费不足,只能把供水主管铺到村头,无力在村里巷道布设水管,村民只能“望水兴叹”。

“现如今好了。”在贫困户沈寒钟家,正在洗菜的女主人絮絮地告诉记者,“全村每家每户都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再也不用花高价买水喝了,既省钱又方便,我们大家都感激机场集团公司给我们村实实在在的帮助!”

经过机场集团三年的努力帮扶,白沙村经过硬化的道路也不再尘土飞扬,污水横流的景象也成为过去。夜晚来临,村与村之间的“中路”上,路灯明亮,指引着村民们归家的路。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