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中秋帖》作为最重要回归文物之一 暌别公众十年后,本周亮相国家博物馆
日期:[2019-09-15]  版次:[A09]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王献之行书中秋帖卷

■米芾行书三札卷

■王献之的《中秋帖》卷(局部)

■王献之行书东山松帖页

中秋团圆,游子归家。提及中秋和归家,中国书画史上久负盛名的《中秋帖》如何能绕过。传为王献之所作的《中秋帖》,因卷首有“中秋”二字得名,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最重要的回归文物。今年9月17日起,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回归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上,《中秋帖》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年来的主要回归文物,将再度进入公众视野。这距离它上一次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亮相,已经过去整整十年。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1 神韵独超、天姿特秀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这个节日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一说因帝王祭祀,《礼记》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另一说,取秋之“庄稼成熟曰秋”的意思,这时农民庆祝丰收,八月中的节日随之而来。

中秋赏月雅事,最早由宫廷文人发起,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写道:“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到了唐代, 赏月玩月已非常盛行。

在书画方面,据资料显示,目前已发现最早与之相关的,当数汉画像石的四幅《嫦娥奔月》。而关于中秋的最著名书法作品,可能就是被乾隆皇帝列为“三希”之一的《中秋帖》了。乾隆评跋:神韵独超、天姿特秀。

《中秋帖》,传为晋王献之书,纸本,手卷,纵27厘米,横11.9厘米。它原为五行32字,后被割去二行,现仅存行书三行,共22字,释文:“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爲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2 释文之意,至今众说纷纭。

故宫资料显示,《中秋帖》是《宝晋斋法帖》《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临本,原帖在“中秋”之前还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帖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东晋时尚制造不出,约到北宋时方出现。从行笔中可知,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笔的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常出贼毫,如此帖那种丰润圆熟、线条连贯、行气贯通、潇洒飘逸的效果是写不出来的。”

清吴升《大观录》云:“此迹书法古厚,黑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所以现在大多认为墨迹《中秋帖》是宋代米芾所摹写的,但尽管如此,此帖依然是大家风范、艺坛至宝。

它作为一件临作,既在某些方面体现了王献之的书法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米芾样式的趣味。与王羲之的古典灵动相比,王献之的书法更加雄迈纵横,“连贯纵引”,字与字之间的连处极多、关联顺畅,“一笔书”的特征表露无遗,正如米芾所说的“大令《十二月帖》,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在字的结构方面,对比同藏于故宫的王献之《行书东山松帖页》,能看出其正如元代书家袁裒所说“大令用笔外拓而开廓,故散朗而多姿”,这和《中秋帖》所见颇有区别。《中秋帖》纵贯一气如飞瀑直下,与米芾的结字特征“紧峭险峻,多呈纵势”更为契合。

3 流落民间,重金收回

这件国宝,曾经历过一段坎坷的流失和回归之路。

昔日,《中秋帖》曾入宋内府,后为南宋贾似道所藏,又为明代项元汴所藏,项氏称此迹为《十二月帖》,而非《中秋帖》之名。到了明代董其昌,亦有鉴藏之。清乾隆时,《中秋帖》被收入内府,与《快雪时晴帖》《伯远帖》号为“三希”。当时,国力强盛,天下太平,乾隆尽收九州珍密,这“三希”便是珍中之珍。

原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庄严先生(1924-1980)文章显示,他与“三希”曾有一段缘分——自乾隆后,世易时移,历代帝王对翰墨的喜爱也日渐衰败,到了民国初年,为了继续维持奢靡的生活,宫中上下都偷着把国之珍宝运出去典卖。“‘三希帖’中的中秋、伯远二帖,也在那时流出宫外,据说是瑾妃盗卖出宫的。当时北平的大古董铺,都聚集在正阳门外的琉璃厂,由于三希帖名气太大,尤以快雪为最,是故瑾妃只敢私下偷取中秋、伯远二帖,遣人送至后门外的小古董铺——品古斋脱售,后来流入当时住在北平的大收藏家郭葆昌先生之手。”

郭葆昌,号世五,河北定兴县人,是袁世凯当势时跟前的亲信,官拜九江关税监督,曾被聘为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会瓷器部门的委员。

庄严先生回忆,“1924年宣统出宫,我便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1933年,阶升为古物馆科长。由于当时北方局势日渐吃紧,当局惟恐爆发战事,于是便将文物南迁。第一批由我与同仁负责押运,临行前,郭世五先生特别邀请马院长及古物馆馆长徐鸿宝(森玉)先生和我到他家吃饭……饭后取出他所珍藏的翰墨珍玩,供大家观赏,其中赫然有中秋、伯远二帖。三希帖为人间至宝,人世间众生芸芸,几人能有机缘亲临目睹一面,而他个人居然独拥其二,实在值得自负。”

庄严先生说,当时郭先生曾当着儿子郭昭俊和客人的面说,他百年后要把这二帖“无条件地归还故宫”。庄严始终牢牢记着这句话。1949年,郭昭俊曾经“旧事重提”,但因为一些原因有关方面“无力顾及于此”,所以《中秋帖》辗转到了香港。

直到1951年,在国家领导人的亲自关怀下,有关部门终于以重金收回,珍藏在了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一名帖也因之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和最重要的回归文物。

4 回归之路,全景呈现

70年回溯,中华民族从屈辱危亡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脚步,成就了流失文物从颠沛散失到盛世重光的命运变迁。

“晚清以降,列强东顾,国力衰微,大量珍贵文物惨遭劫掠、倒卖、走私。彼时散去,那每一件文物所担负的都是时代之重、民族之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中央人民政府建章立制、严控国门,迅速扭转珍贵文物流失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实践创新,合作共赢,摸索探寻文物回归可行路径;进入新时代,布局谋篇,大国外交,拓展塑造文物追索返还新格局。70年不懈努力,党和政府成功促成300余批次、14万余件流失文物回归。”

这是即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回归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序言。此次展览,从13个省市、18家文博单位的600余件参展回归文物中,精心挑选呈现25个最具代表性的回归案例,是中国首次对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成就进行全景式展览。

一大批重磅文物将集中亮相,除了命运波折的《中秋帖》,还有大名鼎鼎的伯远帖、五牛图卷、圆明园兽首、秦公晋侯青铜器、青铜虎鎣、王处直墓浮雕、龙门石窟佛像等。最新回流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也将在该展上“首秀”。

25个案例,每个案例都汇聚着中华儿女拳拳爱国之心,凝结着一代又一代文物守护者的心血与努力,也蕴含着许多精彩曲折、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团圆的收梢。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