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廖燕:天地间有此体
日期:[2019-11-10]  版次:[A15]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廖燕 行书卷

■黎向群(著名书法评论家)

廖燕(1644—1705)是清初一位个性鲜明的文学家、剧作家。初名燕生,字人也,后改名燕,号柴舟。曲江(今韶关)人。生于明清之际,幼逢战乱,家境贫寒,勤奋好学,本为诸生,抗节不仕。身为一介布衣,性情狷介,孤傲清高,常与方外的澹归、乐说诸和尚交接,专事学问,有《二十七松堂集》及杂剧《醉画图》《诉琵琶》等四种传世,在岭南乃至日本学界产生影响。

廖燕还拥有书法理论家的身份,却不为人知。其书论收入《廖燕全集》卷十六·杂著篇,内容涉及字体、草书、用笔以及草书的创作感悟诸方面。他的书论,引经据典,观点鲜明,又能与他的书法实践相统一。

“从来学书起手,类皆横涂直写,待至天然绝妙之后,便觉天地间有此体,因是某人学成某人之体耳。未闻钟、王之体而似之也。故古人学书, 纵极摹仿他人,亦皆自出本色。献之尚不欲似其父,况他人乎?凡学诗古文词亦然。此可为知者道耳。”

象形是汉字“六书”造字方法之首。书法讲究字形体态,这些都是源于生活和天地间的万物。他认为,从来学习书法入手,都是横涂直写的,待到天然绝妙之后,就会发现书法中的形体源于天地万物的形态,这便是字体。依循某名家书迹学习书法而自成面目,从未听闻过说钟、王书法的面貌雷同。因此,古人学习书法,纵然摹仿得极像古人,也都要写出本来面目。即使王献之以父亲为典范也写不出其原貌,况且是其他人呢?凡是学习诗词古文的也是这样的。这是有见识者之道。

古人有见担夫争道悟书,有见舞剑器悟书,见蛇斗悟书,见竹篙水影悟书,见屋漏痕悟书。可知草书无一直笔。

孙过庭《书谱》曰:“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因此,他从担夫争道、舞剑器、蛇斗、竹篙水影、屋漏痕的典故中,领悟到“可知草书无一直笔” 的道理。

“古人作书用笔,俱多异想。有以头发蘸墨书者,以衫角书者,以棕树衣书者,以笋箨书者,以鸡毛书者,种种不一。故知书不独笔,笔不独兔毫也。名人绝技,不肯同人类如此。近世有以箸与指头作画者,亦是此意。又丹霞澹归和尚用茅作书字。有《书茅笔书后》一篇,亦韵。”

古人写字用笔,在工具使用多有尝试。早在明代,陈献章就有束茅龙笔作书的先例。他认为,古人不单止用动物毛笔,如兔毫、狼毫、鸡毫等,还有用人的头发,用植物的,如棕树皮、笋皮、茅龙,甚至用衣物的,如衣服角等为书写的工具。名人的绝技不肯与世俗人一样。近几年有人用筷子和手指画画的,也是这个意思。文中提及丹霞澹归和尚用茅草写字,还写了一篇《书茅笔书后》的文章。从中可见,澹归和尚也用白沙发明的茅龙笔。

“勒神龙骐骥以就我控御驰驱之法,固非其人不能。以上谈草书。”

他认为,作草犹如捉勒神龙快马,必须要用驰驱的方法控制和驾驭,固然此法非一般人所能为。

“予近来草书,用笔多喜长管,有长至一尺五六寸者,运动如飞,落纸尚活,此古人不传之妙,予以意创为之,未足为门外汉道也。以上谈草书用笔。”

他在书写工具上也作尝试,自述近来写草书,用笔喜欢用笔杆长的,有的长达一尺五六寸的,运笔飞动,落纸灵活,这种秘诀古人是不外传的, 是他自己悟出来的,非门外汉所能悟。

廖燕是学者型的书法家。草书取法黄庭坚,体态奇谲,势如飞腾,用笔纵横恣肆,笔有奇气,妙趣横生,追求审美意趣,个性凸显。其书艺较诸时贤,实不多让。《廖燕全集》卷十尺牍篇,在《与乐说和尚》中说:“偶作得‘丹霞山’ 三大字,意欲乞镌关门石壁上。燕书法本不工,然落落写意,求肖丹霞山而止。此山灵幻脱,误当是米癫书法,然安知天地作山水时,不如吾辈之作字?若求其太工整,则必纵横曲直而已,岂复成山水哉!”虽擅长行草书,但传世墨迹仅见1928年《二十七松堂集》铅印本卷刊有其《樵》册页以及广州可居室藏有其康熙二十九年行书《山居诗》卷两件。

近人李仙根《岭南书风》有诗云:“洒落风神廿七松,淋漓泼墨写涪翁;书成退笔藏铭语,感物存诚谁与同。”按,“涪翁”指黄庭坚。廖燕草书孤本,曾在广东历代书法展览上展出,并收入图录及拙著《岭南历代书法名家》,引起书法界的关注。

(整理:陈福香,文章来源:雅昌艺术网。因版面所限,文章有删节,标题为编辑自拟。)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