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东重大工程建设稳步前进 1-10月完成年度计划投资98.9%(2)
日期:[2019-12-02]  版次:[A05]   版名:[城事]   字体:【
■海门湾桥闸具有增加干流水的动能,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图为水务工作者测试海门湾水质。

■在深圳公明水库附近的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试验段项目,建设者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建造。

■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炼油区的延迟焦化、石油焦制氢、硫磺回收等装置桩基施工。


新快报记者实地走访深中通道、南沙港四期项目等省内重大工程, 切身感受广东制造的速度与质量

治 污

练江流域综合整治:“污染典型”进阶“治污典范”

练江,是粤东地区第三大河流,也是汕头、揭阳两市的母亲河。

改革开放以来,练江流域纺织、印染等行业迅猛发展,加之配套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练江流域污染问题不断加剧。近年来,汕头坚定决心综合整治练江流域,收效明显。

家住汕头市潮南区桃陈社区的村民陈迎辉说:“以前雨水污水排放没有统一规划,我家附近的溪水经常泛起阵阵臭味,现在废水被接入了管道,风吹过来都没有味道了。”据悉,桃陈社区是汕头市开展“源头截污、雨污分流”的试点社区之一,自今年9月试点以来,只用了一个月,全社区495户全部接入了污水管网。目前,汕头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已建成803.18公里。

去年8月,潮阳区的5个生活污水处理厂统一开工,建成以后污水日处理量可以达到37万吨,建设进度最快的污水处理厂已经完成工程量的80%。

纺织企业占据潮南区产业收入的半壁江山,印染产业这一致污“硬骨头”也慢慢被啃下。据潮南区纺织印染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陈松湖介绍,潮南区纺织印染中心建成后,潮南区已保留的127家印染企业将全部搬迁入园,目前园区内的首期污水处理厂已具备生产条件,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后,日处理量达15.5万吨。

海门湾桥闸的重建工程也是练江流域综合整治的重要工程之一,工程于去年11月动工,目前已推进35%的工程进度。汕头市水务局四级调研员陈长忠介绍,海门湾桥闸主要用于改善农田灌溉等,同时也可通过海水江水水体交换,增加干流的水动能,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站在海门湾桥闸上,鱼群翻跃。据国家采测分离监测结果显示,2019年10月,练江海门湾桥闸断面主要污染物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指标平均浓度为36毫克/升、0.22毫克/升和0.16毫克/升,月浓度均值已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

水 利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西水东调丰枯调剂 覆盖超5000万受益人口

东江,是支撑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水源,以不足全省18%的水资源总量,支撑28%人口的用水和48%的生产总值,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38.3%,逼近国际公认的40%的警戒线。为了解决珠三角水资源这一供需矛盾,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兴建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的西江引水至珠三角东部。

据了解,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由一条干线、两条分干线、一条支线、三座泵站和四座调蓄水库组成,工程西起位于佛山顺德西江干流鲤鱼洲,东至深圳公明水库,工程输水线路全长113.2公里,设计年供水量17.08亿立方,总投资353.99亿元,建设总工期为60个月。

“计划输水线路穿过的地方,河网密布,地质复杂,而且穿越多个经济发达城市,建筑铁路公路非常多,如何减少对老百姓的影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问题。”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设计总负责人严振瑞表示,秉承着“把方便留给他人、把资源留给后代、把困难留给自己”的理念,建设者决定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输水工程74%的线路在纵深40-60米的地下建造。

严振瑞解释了深埋在深圳公明水库附近试验段项目存在的必要性。据了解,试验段项目总长是1.67公里,分为结构性试验段和工艺性试验段。记者亲身体验了这种盾构结构,在直径约4.8米左右的隧洞内,洞壁四周装有多种高精度传感器和多参数自动量测系统,对隧洞各种性能进行监测。

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代茂表示,截至目前,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已全面开工半年多,首批4个关键标段已经动工建设。根据计划,工程2020年全面盾构始发,2022年开始机组安装,2023年完成盾构内衬,2024年具备通水条件。

严振瑞说,工程建成后,年调水量将达到17.8亿立方,将覆盖超5000万受益人口,能解决广州南沙、东莞、深圳这三个地方增长的生产生活用水。

资 源

广东石化项目:将改变揭阳产业结构 拉动经济发展

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选址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园区濒临南海,海风时而呼啸而过。

据悉,广东石化项目总投资654亿元,是中国石油一次性投资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计划于2022年6月全部建成投产。项目工程范围包括炼化一体化厂区和厂外工程。炼化一体化厂区包括工艺装置及其配套的油品储运、公用工程等设施。厂外工程包括原油码头及码头库区、产品码头、原油及产品输送管线等设施。

目前,项目建设正在驶上“快车道”,现场施工装置主要包括厂前区、原油码头、产品码头工程等装置桩基施工。随着化工区11月底具备“四通一平”动工条件,项目施工建设将进入高潮。

“吃粗粮、产精品”是每个石化炼化项目的生产目标。据介绍,广东石化项目的加工原料来自委内瑞拉超重劣质原油和中东原油,采用全加氢工艺流程,产出优质成品油及其他产品。项目投产后预计销售收入可达820亿元,预计实现利税约200亿元。广东石化项目十分注重环保方面的投入,在环保措施上的投资达到72.5亿元,占总投资的11%以上。

记者沿着海风吹来的方向参观了广东石化项目在建的产品码头。据广东石化工程管理部副主任任志伟介绍,产品码头总投资23亿元,将建设13个泊位,离岸边最远的1号泊位达10万吨级,目前已完成81%施工任务。“产品码头建成后将用于运输成品油、硫磺、沥青等产品出厂。码头的年通货能力在2000万吨左右,预计2021年5月投入使用。”

广东石化项目的建成,将改变揭阳地区的产业结构布局,在现有五金机械、化工塑料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发展成为配套完善、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的大型石油化工一体化的产业基地,有效拉动揭阳市经济增长。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