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钟瑞军:周国城先生有一种 对传统大写意守常求变的精神
日期:[2020-01-12]  版次:[A13]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编者按

“花草精神——2020年周国城书画作品展”于1月11日在西泠印社美术馆开幕,展出了周国城在花鸟题材上的深刻探索,全面呈现了他对中国花鸟精神的感悟。周国城认为,“中国画的精髓是笔墨……笔墨的价值标准都是在书法中确立之后再移植到绘画之中的。中国画中的笔墨就是书法中的笔墨。”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当周国城先生告诉我,用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一句“花草精神”作为此次西泠印社美术馆书画展的展题,我顿时眼前一亮,心头为之一震。此题对于他的艺术本身和艺术人生来说,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

“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梅兰竹菊,清雅淡泊;松柏荷花,坚贞高洁……千百年来为世人所钟爱,已上升为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作为表现题材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喜欢。周国城先生擅书行草,喜写梅兰竹菊和水墨荷花,尤对兰草情有独钟!以书入画,笔走龙蛇,纵横交错,将心中逸气融入一笔一墨当中。一笔下去,融于笔端的正是他的审美、学养、个性、胸襟、自信,甚至当下的心境,“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周国城先生笔下的花草,不但美,而且有情感、能打动人、有韵味、清新淡雅、文气十足!哪怕是平尺见方兰花,灵动之笔墨顿生淡淡兰香,让人犹置身于香生九畹之意境。同时,他的作品给观者畅快淋漓的感觉,还强烈感受到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自信和敬畏。“始知真放本精微”,森严法度之中,却常有意外之喜!尤其是他的大写意水墨荷花,笔墨很传统,画面构成和整体黑白经营却很当代,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大写意花鸟画进入当代的可能性,同时感受到传统中国画观照自然的独特方式。

细品周国城先生的画作,能明显感受到他“诗书画印”的综合修养,既能欣赏到表现对象的仪态之美和书法线条的韵律之美,同时还能享受到画面诗性意蕴之美和金石韵味之美,极大提高了画面的丰富性和审美高度,让人叹为观止。近20年来,他带领天平楼的众弟子,秉承“先做人,再从艺”的理念,坚持“诗书画印”兼修,影响甚广,在岭南,被艺术界誉为“天平楼之现象”……

“花草精神”,在周国城先生身上,就是一种顽强的“山花草木又经秋”的执着精神!就是一种对中国传统大写意守常求变的精神!同时更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可持续探究的精神!(原文有删减)

简介

周国城1950年生于浙江杭州。曾任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州书画研究院院长、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西泠印社理事、暨南大学艺术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