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建设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要开展包括经贸在内的更全面合作
日期:[2020-01-14]  版次:[A05]   版名:[头条]   字体:【
省政协委员、中广核集团总经理张善明

省政协常委郭基煇

省政协常委霍启山

省政协港澳特邀委员林至颖

省政协委员、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副会长杨道匡

委员踊跃建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昨日,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会期进入第二天,新快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政协委员使用的高频词。如何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多位委员在会上踊跃建言。

省政协委员、中广核集团总经理张善明:

落实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内的税收优惠政策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要吸引外部的人才进去,就必须有一些优惠的政策。”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广核集团总经理张善明在此次政协会议上重点关注推进深港科技合作区税收政策改革的问题。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坦言:“合作区不是把一个区域围起来就行,比如企业进来要申请科研经费还要交所得税,就没有吸引力了。”他说,坚持合作区“视同境外”战略定位,对标是否有利于吸引香港和国际科研人员、是否有利于源头创新、是否有利于制度创新、是否有利于解决“卡脖子”技术等目标,当前税收和征管制度与实际需求还存在很多不匹配。不利于高端科技人才流动和集聚、减轻区内企业负担、科研创新要素流通和合作区货物交易流通。

他表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区位优势突出,产业规划定位也很明确。下一步需要尽快落地相关税收政策,并进一步打通物流环节。以个税为例,针对非居民个人在围网区域内取得的所得,视作境外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针对合作区高端人才认定目录内的居民个人在围网区域内取得的综合所得,参照个人所得税法征收个人所得税,最高适用15%的税率。

省政协常委郭基煇:

建议通过香港仲裁机构解决大湾区内知识产权纠纷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合作交流也逐步深化,但是粤港澳三地暂未设立一站式的知识产权处理机构,知识产权制度的不一致、管理机制不统一都制约了大湾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开展。省政协常委、新鸿基地产执行董事郭基煇带来了有关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保护的提案。

郭基煇在提案中指出,由于大湾区知识产权合作目前还存在知识产权制度不一致、管理体制不统一的问题,当内地与港澳相互之间面临知识产权纠纷时,不同地区对知识产权的认定、侵权行为及侵权后果等方面有诸多不同规定,使得在粤港澳任何一地的仲裁或法院判决,在其余两地都难以得到同时承认并执行。

针对粤港澳三地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郭基煇的提案给出了三个建议。首先,他建议广东省设立一站式处理知识产权机构,集中专业人员从事知识产权认证及后续保护工作。他以香港为例子,香港的一站式知识产权平台包括: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音像联盟协会、音像版权授权协会等。这些机构在得到创作者的授权委托后,将其作品集中认证并予以保护,同时按照一定比例收取费用。

其次是通过香港的仲裁机构解决内地与港澳间的知识产权纠纷。他解释,当前香港的国际仲裁中心依据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运行,是国际上具有影响力及法律效力的仲裁中心。根据《纽约公约》及香港分别与内地和澳门所签署的关于相互执行仲裁裁决的安排,在香港仲裁中心的裁决结果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和执行。所以,当大湾区内不同制度的地区间出现知识产权纠纷时,可直接在香港进行仲裁解决,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裁决结果也在粤港澳三地均具法律效力,并可执行。

他还建议,大湾区内各地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进一步优化大湾区创新发展环境。

省政协常委霍启山:

建议设立大湾区港澳青年创业协调机构

省政协常委霍启山同样聚焦粤港澳青年交流与发展,就如何进一步吸引港澳青年来内地发展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作为香港广东青年总会主席,霍启山一直协助推动香港青年认识内地。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及香港特区政府推岀了各类优惠港人的政策,例如广州的“五计划一平台”、香港特区政府支持跨境创业的“青年发展基金”等。

不过,他发现香港青年到内地发展仍然存在困难,比如部分港澳青年创业创新能力不足,创业模式不成熟。部分青创基地对扶持项目的市场需求和预期收益缺乏充分评估和重视,出现成功孵化率或成果转化率低下的现象。同时,参与港澳青创工作的职能部门和团体众多,欠缺协调机制和整体规划、规范和指导。

针对港澳青创工作中的问题,他在提案中建议,政府及青创基地要选对人,聚焦于愿意接受到内地发展及有创业能力的青年。其次,要改革创新现有的青创支持模式,改善资源碎片化的问题,可设立大湾区港澳青年创业创新协调机构,重点加强港澳青创基地在财税政策、平台服务、资源对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政策供给。

霍启山提到,他本人在去年年底成立了“国际青年发展联盟”,将积极对接及整合粤港澳市场、政府及社会的资源,推广“双创2.0”。他表示:“联盟将建立港澳创新人才精准识别与项目筛选的评估机制,把项目推荐到符合该城市功能定位的基地,减少资源错配,让资源使用效率有所提高。”

此外,还要为不同年龄层的港澳青年提供精细化的培训和指引服务。他认为,对初创企业而言,要提高其生存率必须为他们提供良师指导计划,让有经验的管理人为创业者度身定做指引,教导如何享用优惠政策、申请资金支持、有关内地法规注意事项、拓展市场等。

省政协港澳特邀委员林至颖:

成立大湾区港生就业支援中心指导其职场计划

省政协港澳特邀委员林至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追求产业升级,迈向国际一流水准的过程中,涉及三地制度和文化的有机整合。

据统计,目前内地就读港生达到15000人,每6名读大学的港人就有1名在内地就读,其中大多数都集中在广东省内。林至颖表示,目前在粤港生的就业困难在于缺乏有效的资讯指导他们装备技能,以备职场发展。《香港青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指数2018》显示,香港青年普遍认同广东的居住环境更好,具备更多发展机会。

但香港青年缺少内地人脉、不熟悉内地职场环境,缺乏有效职场发展计划。因此,他建议成立大湾区港生就业支援中心,从学生选校选科、到校园生活适应及学习辅导、到实习铺垫、到求职、再到就业支援。资讯提供方面,中心应开发应用程序、设置网站,重点介绍广东省院校概况和湾区的行业发展和所需职业技能,并提供咨询服务。

省政协委员、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副会长杨道匡:

将澳门的部分自由港政策延伸到珠海横琴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这就要求我们除了经贸交流以外,要开展更全面的合作,由此形成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合作模式。”省政协委员、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副会长杨道匡建议,将澳门的部分自由港政策延伸到珠海横琴,解决内地与澳门存在的制度差异问题,形成生活和营商环境逐步趋同的粤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统筹:新快报记者 吴晓娴 ■采写:新快报记者 吴晓娴 李佳文 何生廷 ■摄影: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