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到广博观有铭铜器展 品2000年历史越王剑
日期:[2020-01-16]  版次:[A11]   版名:[民生]   字体:【
■“字字珠玑——广州博物馆藏有铭铜器展”展览在广州博物馆专题展厅惜今阁开展。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摄

新快报讯 记者王彤 通讯员刘文霞报道 “马孟辛父乍孟姬宝鬲,其万年子子孙孙宝用”——这是西周后期,马孟辛父为女儿做的炊器宝鬲上铭刻的文字,他希望宝鬲能够世代相传。岁月失语,惟金恒言,古人的铭文上都记录了什么?1月15日至3月15日,“字字珠玑——广州博物馆藏有铭铜器展”将在广州博物馆惜今阁展出,共展出广州博物馆藏吉金、铜镜、玺印、古钱四类精品有铭铜器,以及广东大观博物馆提供的7件代表性器物,共计208件(套)。

本次展览展出的广州博物馆藏商周时期青铜器珍品,大部分都来源于近代金石学、古文字学大家容庚捐赠。其中包括藏一把出土于陕西,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越王剑。该剑剑格左右侧皆以鸟虫书体铸刻“王戉”二字,两面共八字,剑色为水银古,时至如今,依然锋利,削铁如泥。剑脊含铜量较多,韧性好,不易折断;刃部含锡高,硬度强,可见其性能优异,锻造技术优良。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说起这把剑的收藏过程,还有一段颇为传奇的故事。1931年,容庚先生在北京式古斋初得此剑,开始时误将“王戉”理解为《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卿王戉”,因此没有予以重视,把此剑转卖给了另外一位铜器收藏家于省吾。后来容庚先生在阅读《周汉遗宝》一书时,发现“戉王矛”,即刻反应过来,“王戉”二字应为“戉王”,该剑是为“越王剑”,价值颇丰,为该剑的转手深感可惜。后来又发现一个新的契机,容庚先生偶然得到了师旂鼎,而此鼎的收藏价值同样十分巨大。于省吾听闻后,对此鼎非常感兴趣,希望容庚先生可以割爱转让。借此机会二人几经商议,才最终达成以师旂鼎换越王剑。越王剑至此才回到容庚先生的手中。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