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荷花香里说丰年 “大塘村事”佳音传(2)
日期:[2020-01-22]  版次:[T05]   版名:[广东扶贫特刊(十六)]   字体:【
■大塘村黄坭塘村小组,鱼塘变成休闲公园。

■老党员李东娣说见到工作队就很开心。

授人以渔:习得一技之长提高就业质量

在莲藕塘边的村道上,新快报记者碰见开着一辆“大塘环卫”三轮车的保洁员莫石奎。今年65岁的莫大叔是贫困户之一,家有6口人,除了他和老伴,儿媳在外务工,三个孙子孙女分别在村里和镇上读小学。

“我在家也闲不住,搞保洁每个月收入2000元呢,老伴种了一亩多菜地,自己吃,多的拿去卖。”坐在环卫车上,他聊起了大塘村的变化,在他眼里,“整洁”是最大亮点。过去一年,工作队安排110万元自筹资金对长约3公里的两条主要村道进行扩宽、亮化和美化,方便村民生产生活出行。在省委政法委争取下,碧桂园集团投入1553.51万元对黄泥塘村小组和村委周边进行升级改造。日前,省纪委监委驻省委办公厅纪检组来村明查暗访,评价“整体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给检查组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塘村事”上记载,去年10月1日,全镇第一支专职保洁队伍在大塘村正式成立,包括莫石奎在内,7位保洁队员都在60岁以上。不过,保洁队配备了7辆环卫车、2台抽水机和3台打草机等利器,已拥有“机械化”覆盖全村的快速保洁实力。

驻村工作队利用主题党日发动党员带头行动,向全体村民发出提升大塘村环境卫生倡议书,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发动村民开展自扫“门前雪”活动。保洁队成立后,“大塘村事”还公开“通报批评”一起个别村民造成的水渠堵塞事件,呼吁全村人都能爱护环境。

去年10月24日,工作队发放了第二批鸡苗和饲料,74户贫困户每户20只鸡苗和一包40公斤饲料,鼓励贫困户养鸡。加上发放的第一批鸡苗,预计每户贫困户可增收6000元以上。在“以奖代补”公示表上,莫大叔一家通过养鸡、种花生和水稻获得补助4500元。

“有劳动能力的村民都出去务工了,在45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中,44户有工资性的收入。”罗卫东说,目前,全村村民的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72.6%。除了产业帮扶、“以奖代补”,工作队还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技能水平。

去年11月25日,为期五天的大塘村粤菜师傅培训班开班了。当晚第一课,大厨根据大塘村的莲藕“因材施教”,现场为30位学员演示和传授了莲藕猪骨汤、香煎莲藕饼和凉拌藕片三道家常菜的做法。

紧接着,12月2日晚,月嫂和养老护理培训在大塘村综合文化中心如期开展,受到了全村妇女的欢迎。其间,不仅有英德市人民医院高级护理师进村传授专业技能,还组织学员们到养老护理实训与就业基地进行实操培训。

在粤菜师傅、月嫂及养老护理技能培训活动中,共有70多位村民踊跃报名“充电”,其中7位学员是贫困户成员。“提升技能、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是我们开展技能培训的目的。”罗卫东说,通过各种培训项目,贫困户及村民可以学到一门手艺,提高就业能力,也就多了一条就业增收、脱贫致富的道路。

扶智先行:奖学助学基金圆学子读书梦

“基金会定于8月17日9点在村委召开奖学助学金发放仪式。”去年8月12日,“大塘村事”提前公示了2019大塘村圆梦奖学助学金名单,拟向12位考上大学的学子和1位困难家庭学生分别发放奖学金及助学金。

扶贫先扶智。在全面落实省关于贫困学生上学生活费补助和学杂费减免政策的基础上,2018年底,省委政法委自筹20万元帮助成立“大塘村圆梦助学基金”,并得到大站镇政府、大塘村乡贤和社会各界支持,总基金超过33万余元。从2019年起,对符合相应条件的大塘学子发放奖学助学金。

“把奖学助学作为大塘村的重大事项办好,已经成为全村人的共识。”罗卫东说,“圆梦基金”的成立,不仅是为了激励和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而且要在全村营造崇文重教的良好氛围,鼓励学子刻苦勤奋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去年举行的第一届奖学助学活动中,“圆梦基金”对考上大学的村民子女给予奖励,对部分贫困学生再给予帮助,共为12名学生发放奖学金 20000元,为1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5000元。为保证“圆梦基金”的资金,省委政法委还自筹100万元投资英德白石窖水电厂开展资产收益项目,用每年7%的收益补充该基金。同时,鼓励奖学助学对象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自愿回馈基金。

在大塘村委工作的年轻人徐沛文来自本村贫困家庭,父亲走得早,母亲在外地做保姆,供他和弟弟读书。2017年,在广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他主动回到村里工作,也方便就近照顾年近八旬、身体不好的爷爷奶奶。

新快报记者还留意到,近几年,大塘村“两委”班子变化不小,在村委7位成员中,大学生就占了4人。组织委员张银运说,2010年她从暨南大学毕业,2016年来到丈夫的家乡大塘村,“家里老人生病需要照顾,孩子也需要照顾。”她决定就近找工作,听说村委招人,她报名了,一干就干到现在,现在已得心应手。

在工作队的推动下,去年大塘村还建立了社工站,引入3名社工,进一步提高村公共服务能力。“了解村民的情况和需求,成为他们的一分子。”副站长胡银河说,他们通过走访发现,外出务工的村民多,留守儿童、老人也多,儿童的需求以教育和家庭为主,老人则以身体和心理需要居多,“我们的愿景是孵化一个协会,把全村热心人士集中起来,凝心聚力,实现互助共享的美好家园。”

党建引领:

巩固脱贫成果实现高质量脱贫

在集中安置五保户的小楼门前,80多岁的老人杨娥在屋檐下晒白菜,笑意盈盈;见到工作队上门走访,老党员李东娣抓着罗卫东的手,笑容满面……

“农村工作没有捷径,只有勤勤恳恳干实事,做了实事,群众自然会信服你。”去年入选英德市首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十佳头雁”的村党总支书记胡志娣说。工作队驻村以来,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工作,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对村委年轻干部在压担子的同时多鼓励多引导,年轻干部进步明显。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群众满意度和支持率不断提升。

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是关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为了确保所有贫困户和大塘村实现高质量脱贫,我们需要加大产业帮扶力度,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努力提高村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罗卫东说,在扩大莲藕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将通过电商平台、借助媒体,大力宣传并打造大塘村优质蔬菜品牌;广泛联系拓宽销售渠道,帮助优质蔬菜“入珠融湾”。

新快报记者在“大塘村事”上了解到,去年10月18日上午,工作队特意从外地请来“黄皮大户”带头人,为本村30多户有意愿的贫困户讲解郁南无核黄皮的种植技术。原来,根据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的意愿并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工作队与村委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利用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产业发展资金28.67万元,订购两年以上树龄的黄皮树苗近2000棵,发动34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种植黄皮。

罗卫东说,结合大塘村土地分散、村民熟悉且有种植意愿的实际,发展种植黄皮产业,将探索走出一条从分散种植到连片种植再到规模种植的路子,让村民通过种植黄皮获得收益,在产业发展进程中逐步提高村民的集体观念、主人翁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进而带动大塘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逐步推动全村富裕。

“查漏补缺,巩固脱贫成果。”罗卫东表示,针对个别可能因灾因病或劳动能力下降而有可能发生的新的贫困人员和边缘人员,工作队将积极应对,及时有效帮扶。着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开展平安村创建活动,以平安法治文明村创建活动为载体,建设文明和谐平安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