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民政局派驻潮南区平湖西社区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连俊丰:
“在外回来过春节的人员多达2000多人,防控任务这么重,我恨不得马上就回到社区去加强防控!”1月25日,大年初一,正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的汕头市民政局派驻潮南区平湖西社区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连俊丰接到单位的防控疫情命令后,来不及跟家人过多解释,当天就赶赴帮扶社区开展工作。
连日来,他和镇包村同志、社区两委干部在全社区开展了登记、宣传工作,他们成功劝说了武汉籍人员返回社区,成功阻止了当地往年最热闹的“拜老爷”等群聚活动,避免了一个个危险因素,织牢了一张防控疫情的铜墙铁网。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图片:采访对象提供
走访细问 “筛”出重要防控信息
连俊丰告诉新快报记者,他从2016年起就在平湖西社区帮扶,早就把这里当成了家,太熟悉这里的情况了。
平湖西社区是汕头市37个省定贫困村(社区)中人口最多、贫困户最多的社区(村),户籍人口有1963户10123人,建档立卡相对贫困户有137户543人。最让人担心的是,每年在外回乡过春节的人员就有2000多人,社区里还有企业(小作坊)14家,人员不少,疫情防控任务非常重。
回到帮扶的社区后,连俊丰就与镇包村领导、社区两委干部紧急开会,部署了多项严密的防控措施。
其中一项最辛苦,但也最有效,就是上门。连俊丰说,他按8个网格、每个网格200多户给社区里的防控力量分配任务,连日来,他们踏遍了每一户群众的家门, 一遍又一遍地劝说群众少出门或不出门,要戴口罩、勤洗手,室内保持通风。
一家家上门,不怕感染病毒吗?连俊丰说:“说实话,刚开始大家有点怕,本来我们想一家家地打电话,但是这样肯定会漏掉很多排查信息,宣传效果也有限,防控重任不由得我们惧怕危险,最终我们在严密做好防护的情况下上门宣传。”
此外,连俊丰他们还通过社区广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醒有涉及接触湖北籍人员或旅行史的居民要主动报告。
正因为这样,他们筛选出了关键信息,摸清了辖区10名湖北籍人员的动向:有1人去年回武汉尚未回来,另外9人未回武汉。连俊丰赶紧与未回社区的湖北籍人员联系,成功劝说其留在武汉并注意防护,避免返回社区增加传染风险。这些做法得到了群众的普遍理解,使群众增强了防范意识。60多岁的贫困户郑定文单身一人,从来没有戴过口罩,经过社区干部的宣传,外出时也戴起了口罩。他对连俊丰说:“你们宣传很及时,戴着(口罩)怪难受的,但要响应政府的号召,不添乱。现在能不出去就不出去了。”
移风易俗 避免群众聚集危险
平湖西社区向来有农历正月“拜老爷”“拜伯公”等民俗活动,乡里“大老热”(潮汕方言,指活动非常热闹)。为防止村民聚集性祭拜,连俊丰与驻村工作队周密部署,决定“抓关键”。“我们先是做通了老年人理事会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特别时期要理解和配合,他们都深明大义,表示大力支持,并愿意做通村民的工作。”连俊丰说,从正月初五起,全社区18个宗教及民间信仰场所全部关闭,停止一切祭拜活动,其间有几个村民想偷偷去祭拜,都被老年人理事会劝止了。
辖区居民郑某加的母亲于2月3日去世,工作队和社区干部得知消息后,上门宣传防控知识,要求“丧事一切从简”,郑某加表示支持。2 月5日早上,郑某加一家人举行了简单的出殡送别仪式,只有直系亲属十几人参加,全程所有人员佩戴口罩,受到社区居民的赞赏和尊重,也开创了社区移风易俗、文明举办丧事的良好开端。
连俊丰他们还在社区出入口设立“疫情防控”监测点,防止外来车辆及行人将危险带入社区,并取缔农贸市场生禽活畜宰杀买卖……在连俊丰的带领下,平湖西社区干部群众上下一心,筑牢了社区疫情防控的坚实防线。
心系扶贫 精心做好今年规划
除了防控疫情这一当前第一要务,连俊丰也没有放松脱贫攻坚的重任。“我们今年将全力以赴,巩固帮扶成果,让社区保持持续发展。一定要让贫困人口的收入稳定增长,进一步推进资产收益分配、扶贫车间、社区公益岗位、农业种植合作社等帮扶项目,我们要把社区打造成为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谈到今年的脱贫攻坚计划,连俊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