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区居委会主任的N种“变身”N种“战法”(1)
日期:[2020-03-02]  版次:[A08]   版名:[城事]   字体:【
■越秀区人民街的社工和志愿者上门给老人送口罩和洗手液。 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摄

■在天河区石牌街绿荷社区,居委会主任池伟东为居家观察人员送菜。 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摄

安顿好妻儿后,“自我隔离”在防控工作中;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网格员“五包”……

目前,新冠肺炎战“疫”仍在进行,在这场广州史无前例的全民防疫战斗中,社区处于前线。新快报记者走访各区,发现社区居委会主任在一线担当着守门人、快递哥快递姐、心理咨询师、家庭医生、健身教练等各种关键角色。他们当中,有人把妻儿安顿好后,“自我隔离”在社区防控工作中;有人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实行网格员“五包”服务……疫情当前,居委会主任的故事很精彩。

■统筹: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采写: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谢源源 朱清海 李应华

●天河区石牌街绿荷社区居委会主任池伟东:

一个人留在城中村 但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先生,把口罩戴好!”2月19日中午,在天河区黄埔大道西路石牌村口,一名拎着快餐盒从村里走出来的店员,听到这样的一声提醒,赶紧把滑到嘴下的口罩拉上去。

石牌村面积仅0.31平方公里,有3200多栋出租屋,现有登记在册来穗人员6万多人。在这样复杂的地理环境、庞大的人口数量下,截至2月22日,石牌村仍保持着确诊病例为“零”的纪录。其中,就有石牌街绿荷社区居委会主任池伟东的功劳。

石牌村下设4个居委会,绿荷社区居委会是其中之一。653栋房子、194个档口、1所小学、1所幼儿园……池伟东说,社区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员加起来约1.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000余人。启动防控后,社区被分为10个网格迅速完成全面排查。

截至2月19日,绿荷社区共有38人居家观察。一个电话,有人送来温度计,有人跑腿代购生活物资,还有人帮忙收走垃圾……朱先生来自湖北,一家人已经度过观察期限,对于社区工作者及志愿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服务,他连声称赞。

池伟东在石牌村长大,2005年警校毕业后回到石牌街道工作,2017年担起居委会主任一职。疫情当前,他坦言:“来自家人的压力会大一点,我也担心影响他们,干脆叫老婆带孩子回父母家住,我一个人在家。但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池伟东说,社区有7名工作人员,其中年纪大的有50岁,也有90后年轻人,池伟东总是尽可能自己多做一些工作,减轻同事的压力。他明白,责任和风险就由自己和同事担着,自己把家人安顿好了,但自己不能退,就把自己“隔离”在社区战“疫”工作中吧。

●越秀区六榕街旧南海县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叶露雅:

成熟的网格化管理,这次派上用场

越秀区六榕街旧南海县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叶露雅告诉新快报记者,在这次防疫战中,六榕街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叶露雅提供了清晰的数字:旧南海社区常住1645户,约4000人,出租屋流动人员登记的有1279人。社区有8个网格,每个网格有200户左右。

在社区,最熟悉居民情况的就是网格员,为了战“疫”,旧南海县社区建立起网格员“五包”服务机制,即包防控知识宣传、包重点人员摸排、包健康情况检测、包对重点人群服务、包居家隔离观察。

叶露雅表示,早在2012年,六榕街就开展了网格化管理,经过多年的运作,形成了一套很好的工作方法:人进户、户进楼、楼进格、格进社区,把管理横到边、纵到底、精细化、全掌握。有了网格化管理打下的基础,这次排查工作相当顺利。“我们排查的方法,一是原来与网格员加了微信的,群发信息就行;二是电话找人,多数都能找到,效果不错;三是电话找不到的就上门,大约有200户,(上门)见不到人的就贴通知让他们回应,所以每天5时30分至晚上8时许,反馈电话就一波接一波”。

●越秀区珠光街仰忠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钟建英:

党员微信群招募志愿者,即引来接龙报名

“社区封闭管理令下达后,我们很快就建立了防疫前哨站。党员站了出来,并迅速地整合资源。”越秀区珠光街仰忠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钟建英说,发挥社区特色战疫,确保了战斗力。

新快报记者近日走访该社区,看到出入囗的岗亭上高悬党旗,党员志愿者都佩戴党徽,做到党员“亮身份、树形象”,这就是社区防疫前哨站。

“那天,我在党员微信群发布了征集志愿者守岗的通知,立即有不少人接龙报名。”钟建英说,正是因为党员率先站出来,影响到居民群众也积极参与前哨站的守岗任务。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仰忠社区一直重视基层党建工作,2019年7月,该社区党委获评“广州市先进党组织”称号。钟建英和她的同事在过去的党建工作中,建立了社区党员群、楼长群、热心街坊群等各种群,这次战“疫”都派上了用场。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