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题考的是圆柱体积计算方法,你可以这样来解……”3月11日傍晚,清远市佛冈县龙山镇关前村的受助学生桥月家里,一堂免费家教课正在进行。关前村第一书记刘文学和党建指导员毛朝雄是“老师”,他们一起辅导4名毕业班学生。这是关前村“兼职家庭教师计划”实施期间常出现的场景,在疫情期间,该计划对停课在家的寒门学子来说,帮助十分大。
该计划的组织者,正是刘文学和毛朝雄,近来他们一边忙扶贫工作,一边抽空为孩子们解答上网课遇到的难题,确保孩子们在在线教育过程中听得懂、跟得上。
扶贫干部当起“兼职教师”
桥月是建档立卡帮扶家庭的孩子,今年她即将小升初,现阶段她和大家一样,都需要在家上网课和自学。
3月2日,对口帮扶关前村的广州市越秀区东山街道办事处扶贫工作队队员及时将省扶贫办协调配送到村的4台平板电脑,送到4名初三贫困学生的手中,让大家获得了“上网课”的重要学习资源。刘文学还给桥月送去了练习册和字典,帮助她理解在线教学的知识点。
“有了学习资料,就不怕跟不上课程了,我会好好学习的。”懂事的桥月对在线学习的崭新方式表现了浓浓的兴趣。
但是,扶贫干部给予孩子们的帮助不限于此。刘文学介绍,工作队与佛冈黄塱小学和潖江中学联系,根据在线教育的要求,在走访了解学生们所需的硬件设备和无线网络等情况的同时,还开展了“兼职老师”计划,对有学习困难的孩子针对性开展居家辅导。
“教育帮扶是扶贫关键”
据了解,今年是广州市越秀区东山街和清远市税务局驻村帮扶关前村的第五个年头。第一书记刘文学,本身就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因此他和帮扶单位对教育帮扶十分重视。
“扶贫扶志、教育帮扶是关键,教育教化是根本。除了努力带动关前村经济脱贫,我们工作队还重视和开展精神帮扶,特别是对寒门学子‘扶志’。我们着力做到‘三知三助’:知其家庭情况,知其思想动态,知其迫切需要;助其经济脱贫,助其自力更生,助其奋发向上。为此,我们创建了这样的‘兼职教师’行动,目的是以书本知识为引子,和孩子们交心、做朋友,引导大家明事理、长志气、担责任,坚定‘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
今年春节前,扶贫工作队开展“知识改变命运”主题教育帮扶活动,清远市税务局安排帮扶经费近4万元,全部用于全村56名在校生,包括5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学生和2名非贫困户困难家庭在校学生,共同给予相应的教育帮扶资金。
其中,给予小学和初中生每人500元,中职、高中和高技生等每人800元,大专和本科生等每人1000元,以及研究生每人1200元,从经济上缓解其学费、生活费的困扰,从精神上给予其激励和鼓励。“少年强则中国强,相信孩子们的自强不息,会让各自家庭环境越变越好。”刘文学充满信心地说。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图片:受访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