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央行副行长: 我国不存在长期通胀或者长期通缩的基础
日期:[2020-03-23]  版次:[A03]   版名:[重点]   字体:【

综合新华社电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22日表示,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总供求基本平衡,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稳健的货币政策会更加注重灵活适度,根据疫情发展把握好政策出台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物价整体形势将趋于缓和

陈雨露在当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9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9%,其拉动因素主要是结构性的,因猪肉等部分食品供给不足导致。随着一系列保供稳价政策陆续出台,积极进行预期引导,2019年通胀预期是稳定的,通货膨胀预期没有发散。

在陈雨露看来,2020年1、2月份CPI上涨既有结构性因素的拉动,又叠加受到疫情对供给的影响。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国民经济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生产会逐渐跟上来,商品供给正逐步改善。物价整体形势将会逐渐趋于缓和,在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预计会出现逐季下降的态势。“从基本面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总供求基本平衡,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对国际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近期国际疫情扩散蔓延,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欧美和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股市都出现了大幅下跌。对此,陈雨露表示,无论是国际疫情,还是国际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都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尚未取得最终胜利,但是依然会克服种种困难,对国际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陈雨露说,欧美和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股市已平均下跌30%左右,这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但目前断定全球已经进入金融危机还为时尚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发生之后,我国金融市场经受住了考验,表现出了高度的稳定性,波动幅度很小,运行总体平稳。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