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
据报道,台湾大叔李文成在四川成都的“凯茶”奶茶店复工后,推出了一款名为“N95口罩奶茶”的产品。这款奶茶的配料号称灵魂配方:杯中加入10克“复方板蓝根颗粒”、5克红糖,倒入牛奶,加热之后即可饮用。老板还表示,未来一年,医护人员来到他的小店喝奶茶,可以享受免单。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而“复方板蓝根颗粒”为乙类非处方药品,不属于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而依据相关规定,复方板蓝根颗粒为药品,属于法律禁止在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添加、使用的物质。
显然,该奶茶店的添加药品行为,已经触犯食品安全法规,埋下不可测的食品安全隐患,理应接受监管部门的调查及处罚。而将非法添加“复方板蓝根颗粒”的饮品称为“N95口罩奶茶”,还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这款饮品在疫情期间还成了“网红奶茶”,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存在较大的危害性。
另一方面,“N95口罩奶茶”披着的温情脉脉面纱下面,隐藏着的仍是一颗“发疫情财”的贪婪之心。生产、销售这款奶茶的饮品店打着“致敬抗疫医护战士”的旗号提供添加药品的食品,事实上是在蹭新冠肺炎疫情的热点,利用“医护人员可以享受免单”来作为一种营销策略。
疫情期间,有商家和个人“趁疫发财”甚至“趁疫打劫”,比如以售卖口罩为名实施的诈骗;一些商家将自己的商品吹嘘成“抗疫神器”,忽悠消费者;还有喝茶抗疫、抽烟喝酒抵抗疫情……这些谣言背后往往也都有既得利益者在背后推波助澜。
不能让“N95口罩奶茶”等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危害食品安全,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要撕下“N95口罩奶茶”戴着的欺世盗名的“假口罩”,露出其唯利是图的丑恶真面目。对此,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无良商家的打击力度,督促商家遵守商业伦理,保护好正常的市场秩序,要戴好食品安全的“防疫口罩”,摘下“N95口罩奶茶”的虚伪面纱,让不法商家无法再“趁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