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黄勇潮:用绿色方式治污,让天更蓝水更清
日期:[2020-05-09]  版次:[A05]   版名:[城事]   字体:【
■黄勇潮的努力方向是用绿色方式治污。

初夏,五月的阳光已有了燥热的意味,金黄光线照拂下,广州大学大湾区环境研究院副教授黄勇潮漫步在大学城的校园里。在附近,羽毛亮黑的小鸟闲散地觅食。学生还未返学,他依旧每天回到学校,看书、和同事讨论学术问题。

尽管身处象牙塔,黄勇潮从事的环境化工领域却很接地气——他研究的是如何用更低的成本更好地处理有机废气、废水。在我们的生活中,如何减少刚装修的新房、新车对身体的危害,都跟这个专业息息相关。他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水更清、天更蓝,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健康。

用催化剂除甲醛很省心

改造环境,黄勇潮采取的方式是借助绿色、环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光能。其原理是,当光照射到合成的催化剂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可以把环境中有毒的大分子转换成二氧化碳、水或者毒性比较小的小分子。

“之前很多人说搞环境的是在转移污染,解决了一个问题,又把污染转移到其他地方。”他解释说,比如电能可以用于处理污染物,但发电的过程会产生污染。在处理污水的时候加一些沉淀物,可以把污染转移到污泥上,却会污染土壤。“我们不提倡这样,处理的过程要尽量减少污染,光催化也许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除了在工业上的应用,黄勇潮的研究成果在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

刚装修的房子要空置一段时间,是为了避免甲醛、甲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身体产生危害。最普遍的解决方法是用活性炭等吸附剂来吸附化合物,但吸附剂需要每隔几天处理一次,否则会导致吸附饱和,再重新把污染物释放出来。

“目前最理想的做法是把催化剂单独设置或内置在一台仪器里,放在需要除甲醛、甲苯的空间,每天都能运行,大约能维持一个月的时间,不需要处理,很省心。”黄勇潮说,目前佛山已经有一家做空气净化的公司应用了这项技术。

随着研究的深入,黄勇潮也由原来的单纯研究光催化,慢慢地转移到光产生的热,他要探究的是热能是否对反应起到一定的作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和步骤如何。

这项研究要真正投入应用,需要攻克两大难关——效果和成本。

“实验室的研究效果很好,但实际应用的效果就不确定,涉及到很多复杂的因素。比如样品在研究的过程中只要几克就可以了,但在现实处理中是不可能的,可能是几千克或者几吨。这也是搞基础研究跟搞应用研究之间的区别,很多研究都在试图打通两个方向的连接,从一开始就进行合作。”他说,另外,实验室里很少考虑成本,但企业肯定希望用最低的成本达到目的。

读博时很幸运交到挚友

为了攻克科研上的难关,黄勇潮花大量时间待在实验室。他喜欢这种沉浸思考的愉悦,思绪纷飞,灵感乍现。

“我觉得每天在实验室待着挺充实的,做自己喜欢的东西,很开心。我也会去人多的地方逛街,但感觉那里没什么好玩的。”

黄勇潮说,他曾经经历过人生低谷。在中山大学读博的前两年,由于和硕士期间的专业跨度比较大,身边的同学一篇篇地发论文,他却一篇也发不出,很着急。在当时的博导的开导下,他意识到,做学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而是要奋斗终身,要开心地从事科研,开心地、有责任心地做每一件事。

除了良师,黄勇潮还遇到了一位挚友。读博三年,黄勇潮都跟来自尼日利亚的同学唐杰一起去实验室、一起吃饭。黄勇潮遇到问题就买一杯奶茶,与对方交流,聊到很晚。

“能够找到这种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是挺幸运的,不管是科研、写文章、生活甚至连感情遇到什么问题,我们都会交流。”毕业时,两人都有不错的成果,唐杰如今成了湖南大学的教授。

帮学生在科研路上走顺

在大学期间遇到良师益友的黄勇潮,如今成了教师,也甘为人梯,希望给予学生帮助。

在他所在的实验室,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可以做实验。黄勇潮说,尤其是本科生,如果只上课不进实验室,就对研究的过程没有感受。另外,实验中的研究成果也可以拿去参加比赛,学以致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对于很多东西,学生不一定喜欢研究。很多学生每天跟我们一起长时间地待在实验室,会受不了,而且一直研究一个东西,没有出结果,也会自我怀疑。我作为老师,就要想怎么去帮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又不能给他们太大的压力,尽量帮助他们在科研路上走得顺一点”。

黄勇潮的同事苏培洋说,招生的时候,黄勇潮对学生不会太挑剔,在他眼里,每个学生都是要栽培的。

“每探讨一个问题,他都会非常上心,遇到自己能力范围外的问题,会想尽一切办法,比如借助网络、寻求朋友帮助去解决,这是做科研非常优秀的品质。”苏培洋说,比如学生具体做材料的时候,可能做不出来,就会直接过来找老师,而不是探究为什么这个实验失败了。黄勇潮会比较在乎失败的部分,从失败的实验里做总结,善于发现这些就比较容易有创新。

要把每件事做得足够好

科研、教学一肩挑,黄勇潮说,自己也有压力,但从读书阶段就一直在学校里,他已适应了这种生活。“路是自己选的,没什么不可以平衡的。我不会因为一件事就钻牛角尖,没有必要。我跟学生也是这么说的,任何事情回过头去看的时候,就会觉得其实没什么。”他说。

谈到年轻人面对的生活压力,他笑着说,自己每天在实验室花不了几个钱,一日三餐都在学校吃,饭菜挺便宜。

而相比期待外界对青年的支持,黄勇潮更相信自己的努力。

“每所学校都有很多青年老师,要做的是怎么在人群里拔尖,而不是让政策或者学校倾斜你,这是不大可能的事情。每一件事情只要自己做得够好,(资源)自然而然就会向你走来。”他说。

对于入选“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黄勇潮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让自己与其他青年科研人才交流。“不再是在自己的领域里瞎撞,遇到跟自己的研究方向比较接近的学者,我们会进行交流或者合作,这种跨领域的学习很好,挺有意思的。”黄勇潮说。

■策划:新快报记者 张英姿

■采写:新快报记者 吴晓娴

■摄影:新快报记者 孙 毅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