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战“疫”一线 广州市人大代表的闪光身影
日期:[2020-06-06]  版次:[A09]   版名:[城事]   字体:【
■疫情期间,梁耀铭(图中站立者)和同事们开会布置任务。

■疫情期间,颜柏青在单位制订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王凤丽到环卫所内每个保洁区域和作业现场,帮助指导工人们正确佩戴口罩和手套、正确使用消毒用品。

4个月开展核酸检测超700万例;3天内为环卫工配齐23900个口罩、3万双手套;“你们都跟着我,不用担心……”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空前挑战。抗击疫情,处处是战场。疫情发生后,广州有不少人奋战在战“疫”一线,在自己的岗位上践行社会责任。他们之中有人带领“病毒猎手”赴各地开展病毒核酸测试,从1月下旬至5月底累计检测超过700万例,曾说过“先做了检测,以后再算钱”;有人带领采购小组为一线环卫工配齐防护装备,曾在3天内将23900个口罩、3万双手套发放到环卫工手上。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广州市人大代表。

广州市人大代表、金域医学集团董事长梁耀铭:

全集团为战“疫”投入专业人员1800人

疫情期间,能否迅速排查检测成为战“疫”关键。广州市人大代表、金域医学集团董事长梁耀铭,曾带领一支“病毒猎手”队伍24小时“不停机”,在广东、湖北等19个省份陆续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截至5月底,金域医学集团为抗击疫情投入相关专业人员近1800人,

“有人问我检测一例多少钱?当时我说,这个时候还算钱?先做了再说!”梁耀铭告诉新快报记者,承接核酸检测的任务,是第三方检测机构和公民应尽的义务。

1月24日除夕下午3时,梁耀铭在集团紧急召开动员会,在全国调集技术人员、检测设备、耗材等资源,迅速集结实验室、物流、物资采购等作战队伍,做好从备战、请战到参战的部署。作为广东省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的主力军之一,如何最大限度提升确诊效率,让患者得到及时诊疗,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梁耀铭发挥金域集团专家们在应对急性、突发性传染病方面的经验,带领团队进行攻坚克难,梳理流程和优化方法,最终将检测效率提高了5倍,从标本到达实验室马上组织检测,最快3小时可以反馈报告。

2月5日,了解到广州市对口帮扶的贵州毕节核酸检测需求超负荷,梁耀铭又紧急召开会议,马上抽调人手从广州出发支援毕节,通过打造“专家驻点+标本外送”创新模式,5天内,助力当地保质保量完成“五类人员”核酸检测工作。事后,毕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特意给金域集团写了一封感谢信。

全国抗疫的主战场湖北也让梁耀铭牵挂。从2月15日起,武汉金域开始承接来自雷神山和两所方舱医院新冠肺炎标本的检测任务。梁耀铭表示,截至5月底,金域医学集团为抗击疫情投入相关专业人员近1800人,累计检测超过700万例。其中奋战在湖北省武汉、荆州等地抗疫一线的专业人员有137人,累计检测超过64万例,是武汉乃至全湖北省核酸检测的主力军。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黄埔区环卫美化服务中心拓展二部副部长颜柏青:

“你们都跟着我,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战胜疫情”

需要在定点医院处理防疫物资垃圾,风险不小,有顾虑是人之常情。可是,环卫工人担负着责任,不能在风险前退缩,怎么办?“你们都跟着我,不用担心,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战胜疫情。”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黄埔区环卫美化服务中心拓展二部副部长颜柏青近日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回忆,他就是这样安抚一线环卫工的。

颜柏青告诉新快报记者,大年初一一大早,他就赶回了黄埔区环卫美化服务中心,在查看司机的出车登记和垃圾压缩站的垃圾收运情况后,迅速制定了司机和收运工排班调整计划表,做好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当时单位还没下发疫情防控的通知,但我在这一行已经从业27年,经验告诉我要提前做好准备。“他回忆称。

2月6日,黄埔区环卫美化服务中心成立了一支疫情防控应急突击队,专门收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黄埔院区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的生活垃圾,颜柏青主动请命牵头负责。他回忆,处理防疫物资垃圾,需要在定点医院,由专车接运、专人负责。当时司机和收运工都有顾虑,觉得收运医院的垃圾风险大。他安抚大家:“你们都跟着我,不用担心,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战胜疫情。”随后,颜柏青仔细帮助同事穿好防护服后,自己也穿好防护服跟车来到医院,带头上阵清理收运,打消大家的疑虑。

突如其来的疫情,令部分休假人员未能及时返岗。黄埔区夏园垃圾压缩站就曾出现人手短缺的情况。颜柏青得知后,换上环卫工作服二话不说赶过去支援,一干就是一天。他说:“抗疫关键时刻,城市保洁不能掉链子,要抓实、抓细、抓落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随着企业、临街商铺复工复产,广州恢复了热闹气氛,环卫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及时清运垃圾,规范作业,避免次生危害……颜柏青和同事们又迅速行动起来。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天河区环卫三所所长王凤丽:

“为环卫工人们考虑更周全一些,自己才更心安”

和颜柏青一样,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天河区环卫三所所长王凤丽也是环卫一线工作人员。对于抗击疫情,她在微信朋友圈中有多段朴实的记录。自从1月22日(腊月廿八)接到上级主管部门通知要佩戴防护用具上岗,她就急忙和所里的同事四处奔波,为663名环卫工人采购防护用具。此后,她和同事创下纪录:在3天内,将23900个口罩和3万双手套有序发放到所里工人手中,消毒水、额温枪等用具全部配齐。”为环卫工人们考虑更周全一些,自己才更心安。”她说。

王凤丽回忆,1月22日接到上级主管部门通知要佩戴防护用具上岗,她和同事清点所里环卫工人的防护用具配备,了解到一线环卫工人只配发了棉纱口罩,不符合防护标准,就立即动员所里同事成立了物资采购小组。

“大家分头行动,多次前往广州市的白云区、番禺区和花都区等较远的地方采购。有些店铺没有现货,我们就在那里等足一天。有些店铺要先收定金,不符合财务流程,我们同事自己先垫钱。”王凤丽说,在短短3天时间内,23900个口罩和3万双手套被有序发放到所里工人手中。消毒水、额温枪等用具也全部配齐。“环卫工人承担着城市保洁任务,疫情面前不能退缩,但是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们做足做好防护工作。为环卫工人们考虑更周全一些,自己才更心安”。

“疫情期间的保洁不是普通的任务。环卫工人在一线经常会接触到废弃口罩,有很高的风险。这个行业的人都有爱岗敬业、不畏危险的作风。”说到疫情期间环卫行业的抗疫精神,王凤丽在电话中不禁哽咽。她说,作为一线管理者,做好心理辅导是与员工一起战“疫”的关键。疫情期间,她每天都走访所里20个班组,和一线环卫工人交心倾谈。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一些环卫工对于从事确诊患者居住区域的保洁存在顾虑,王凤丽就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她还和天河区城管局的负责人轮流巡街,让环卫工人在马路作业时安心。王凤丽还坚持每天戴上口罩和手套去每个保洁区域和作业现场,帮助指导工人们正确佩戴口罩手套和使用消毒用品,并反复叮嘱他们每天上岗前用淡盐水漱口。全所工具房配备100个暖水瓶,所里派人每天两次给热水瓶灌满热水,在寒冷的冬季给环卫工人带去温暖。

■统筹: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李应华 ■图片: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