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契丹印象——辽代文物精品展”在广东省博物馆(简称“粤博”)三楼书画厅正式向观众免费开放,展期至10月25日。
展览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省博物馆和内蒙古博物院承办,一共展出文物精品128件/套,其中一级文物76件/套。策展人兰维表示,本次展览文物级别之高,种类之丰富,为近年来同类展览之少见。
■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通讯员 黄苏哲
众多辽代精品文物“悉数到场”
展览共展出吐尔基山辽墓、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耶律羽之墓、小王力沟贵妃墓、辽上京遗址、辽中京遗址等出土的文物精品128件/套。
文物类别多样,包括金银器、铜铁器、陶瓷器、漆木器、丝织品以及玛瑙、琥珀等多种质地。文物级别高,珍贵文物达116件/套,其中一级文物76件/套,陈国公主面具、驸马琥珀璎珞、双凤戏珠纹鎏金捍腰、鎏金高士图银杯、彩绘贴金七佛木雕法舍利塔等重量级文物皆悉数到场。
展览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草原帝国”,重点展示契丹民族转徙随时、朔漠穹庐以及马背民族的游牧文化特色,同时展现辽颇具特色的四时捺钵和五京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幽幽文明”,展示辽在服饰配饰、文化娱乐、佛教信仰和厚葬习俗等方面的丰富内涵。第三部分“多元兼容”,展示宋辽交往,以及辽在草原丝路上留下的深刻印迹。
陈国公主金面具惊艳亮相
在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有一件堪称镇所之宝的重器——陈国公主的金面具。该面具为丧葬用面具,整体用薄金片锤击成形,出土时覆盖于陈国公主面部。面具周边有33个穿孔,用细银丝沿着穿孔将其与头部网络连缀起来。
与陈国公主的黄金面具一同展出的,还有在其与驸马的合葬墓中出土的驸马琥珀璎珞。璎珞由5小串257颗琥珀珠和5件琥珀浮雕饰件、2件素面琥珀饰件以细银丝相间穿缀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