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记者19日从教育部了解到,今年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人,比去年增加40万人。全国将设考点7000余个、考场40万个,安排监考及考务人员94.5万人。
疫情以来规模最大的集体活动
“今年高考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一次有组织的集体性活动。”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为做好今年高考工作,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增补国家卫生健康委为成员单位。教育部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在做好高考防疫和组考准备工作方面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保障广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高考组织平稳顺利。
教育部考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海波介绍,为确保考试安全,在梳理以往做法的基础上,根据今年考试的新情况,全面修订了考务工作规定、制定高考安全工作方案。在试卷命制、印刷、运送、保管等考试工作环节,实施一岗多控、人技联防,试卷运转环节全程无死角视频监控、无缝链接。多部门集中开展净化涉考网络环境行动、打击销售作弊器材行动、打击替考作弊行动、净化考点周边环境行动、清理整顿涉考培训机构和助考中介行动等专项行动。
对于高考命题工作,孙海波介绍,今年的高考命题重点从铸魂育人、落实改革、确保稳定三个方面开展,落实立德树人,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评价,同时继续深入推进高考的内容改革。高考的命题将保持试卷结构、题型题量以及考试难度的相对稳定。
考点要设置备用隔离考场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部,制定了细化的操作流程和指导措施。对参与组考、监考环节的工作人员和考生,要求提前14天进行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做到每天体温测量并记录。对考前和考试中监测、检查发现的考生和工作人员身体异常状况,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指导教育部门做好专业评估,教育主管部门依据专业评估建议,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参加考试和组织考试工作的条件。对所有进入考点人员,要进行体温测量,同时,设置凉棚和体温异常者复检室,供待检和复检人员等候时使用。要设置备用隔离考场,原则上每10个普通考场设1个备用隔离考场。
“如果在考试过程中出现了有学生发热、咳嗽等症状,由当地的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专业人员按照事先的预案进行个案研判。可以继续考试、完成考试的学生,按照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贺青华说,转移考场的时间和专家研判的时间,“要请省级教育部门按照事先商定把时间补回来”。
贺青华介绍,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备用隔离考场和中高风险地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工作人员和监考人员全程佩戴口罩,隔离考场的监考员及工作人员需穿戴工作服、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必要时可穿戴防护服。
开通三条绿色通道服务考生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张佐良19日介绍,为服务今年高考考生,各级公安机关将结合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简化工作流程,优化警力部署,开通三条绿色通道。
他介绍,一是居民身份证办理绿色通道。对需要加急办理、换领身份证的考生优先受理、优先制证、优先送达。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实施,为高考考生加急办理了身份证3.2万余张。二是护考绿色通道。高考期间,各地执勤民警将为忘带身份证、准考证、遇到交通拥堵等困难的考生提供应急通行便利,帮助考生准时到达考场。三是救援绿色通道。对发生故障和交通事故的送考车辆,执勤民警将迅速出警、快速处理,必要时帮助联系车辆转送学生。